[发明专利]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摩擦力矩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6311.8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0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雷良育;刘希希;王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G01L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慧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59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1123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轮毂 轴承 单元 摩擦 力矩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尤其涉及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摩擦力矩的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是汽车的重要承载和传动部件,摩擦力矩是影响其寿命、性能的重要因素。摩擦力矩产生的原因主要分内因和外因:外因主要有外部的载荷和空气阻力等;内因则有预紧力负游隙的过盈配合、材料弹性滞后、滚动接触面的差动滑动、润滑剂的粘性、滚动体自旋滑动、接触部位的纯滑动等等。关于摩擦力矩的测量通常有三种方法:直接法、力平衡法和能量转化法。直接测量法的原理是用带有可以衡量摩擦力矩的物理参数的弹性体驱动转轴旋转时,由于转轴摩擦力矩的存在,会引起衡量摩擦力矩的物理参数的改变,这些物理参数可以是应力、应变和变形等,通过测量这些物理参数传递扭矩时引起的改变就能测得摩擦力矩;力平衡法通过测量反作用力产生的平衡力矩来间接确定主轴作用力大小;能量转化法则通过测量由于轴承摩擦力矩的原因而产生的热能等其他形式被消耗的能量,从而间接测量轴承摩擦力矩。然而能量转化法对于摩擦力矩的测量并不适合,因为摩擦力矩一般比较微小,不易测量,而且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热能)也不方便测量,引起的误差会比较大;普通的直接法与平衡力矩法在实际测量中调试复杂,不易测得摩擦力且测量数据精确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摩擦力矩检测装置,方便检测,并且测量数据的精确度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摩擦力矩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来定位轮毂轴承单元外圈使外圈在测量时不会旋转的测量定位轴,所述底座上方设有与测量定位轴同轴线设置且在测量时与轮毂轴承单元内圈一起旋转的测量旋转轴,所述测量旋转轴的上方连接有驱动测量旋转轴下压从而使测量旋转轴压紧内圈的气缸,所述测量旋转轴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连接有力矩传导板,测量旋转轴带动内圈旋转且受到的摩擦阻力通过套筒传递给力矩传导板,所述力矩传导板的力矩由力矩传感器测量。
优选的,所述气缸设有由活塞驱动的端盖,所述端盖通过螺栓固定有活塞外壳,所述活塞外壳与测量旋转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塞外壳的底部设有活动安装槽,所述测量旋转轴的上端设有上下活动安装于活动安装槽内的上凸缘。
优选的,所述套筒与活塞外壳间设有在测量旋转轴下压后保持测量旋转轴与内圈紧贴,且在测量旋转轴上升使测量旋转轴复位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测量定位轴的外周侧安装有挡板,所述力矩传感器安装于传感器支架上,所述传感器支架固定于挡板上。
优选的,所述力矩传导板上竖直安装有在测量旋转轴向下压紧内圈时限制力矩传导板位置的定位限制杆。
优选的,所述定位限制杆为上部直径大且下部直径小的阶梯杆。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待测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外圈通过测量定位轴固定,气缸下压使测量旋转轴对内圈产生压紧力,测量旋转轴同待测汽车轮毂轴承单元一齐开始旋转,通过力矩传导板传导力矩,并通过力矩传感器测得力矩,测量方式简单,而且测量数据的准确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摩擦力矩检测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摩擦力矩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摩擦力矩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来定位轮毂轴承单元外圈,以使测量时外圈不会旋转的测量定位轴11,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与测量定位轴同轴线设置的测量旋转轴2,所述测量旋转轴2的上方连接有驱动测量旋转轴2下压从而使测量旋转轴2压紧轮毂轴承单元内圈的气缸3,所述测量旋转轴2在测量时与汽车轮毂轴承单元一起旋转,所述测量旋转轴2连接有将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旋转时产生的力转化为力矩的力矩传导板21,测量旋转轴2连接有套筒23,力矩传导板21与套筒23连接,力矩传导板21的力矩由力矩传感器15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63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淋调整结构及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频感应加热技术废气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