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多方联网票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5004.8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0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桂浩;马超;刘浩文;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7B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李丹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多方 联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多方联网票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各个站务公司建立相应配载线路,并且建立班次档案;集团范围内,将有公共途经站点的若干个不同站务公司的班次档案配置成组;集团范围内,将班次档案组发班,将待售车票推入中心票务服务器;将票务信息推送到指定票务服务器;票务客户端向本地应用服务器发送查询票务信息的请求;本地应用服务器将结果返回给票务客户端;票务客户端发送对某班次的锁票请求;若锁票成功,票务客户端发送售票请求;本地应用服务器将购票结果返回给发出请求的票务客户端;票务客户端根据购票结果进行后续票务操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解决了各站务公司独立组织运输车辆方式导致高运输成本,低效益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持多方联网票务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公路客运集团票务系统主要以集团内部各站务公司为单位进行独立地操作与管理,在各个站务公司部署单独的票务服务器,各站的票务终端对应的锁票,售票,退票等操作都集中在这个票务服务器中完成,与其它各站互相隔离,从而避免了单点故障导致整个集团票务活动中止的状况。
同时,各个站务公司票务服务器本地化,能有效实现负载均衡,减小网络开销,从而减少票务操作的响应时间,很大程度上提升票务操作的效率和准确率。
但是,目前的公路客运集团票务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对于若干站务公司都支持到达,但是单个站务公司购票乘客一般极少量的某些站点,因为每个站务公司是独立的票务服务器,所以每个站务公司都必须发布到达相应站点的班次并且提供运输车辆进行运输,站务运输成本高而上客率极低。特别是针对相对偏远的站点,这种高成本低收益的对比更加明显;
又例如,如果希望能各个站务公司单独售票,运输公司集中运输的话,又极有可能出现一个座位在多个站被多位乘客购买,出现总购票人数多于车辆总座位数的不合理情况。
公路客运集团各站务公司票务系统独立运作,当面对在各站务公司去往某些偏远站点的乘客稀少的现状时,各站务公司独立组织运输车辆方式必然导致高运输成本,低效益的问题。而若采用独立售票但集中运输的解决方案情况,公路客运集团内各站务公司之间分布式的票务服务器架构又无法确保满足票务信息的一致性和唯一性要求。因此,十分有必要在维持公路客运集团各站务公司票务系统独立运作且票务信息全局一致的前提下,提供一种支持多方联网的票务操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支持多方联网票务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持多方联网票务的方法,基于支持多方联网票务的服务器,所述支持多方联网票务的服务器,包括票务客户端、本地应用服务器、本地票务服务器和中心票务服务器;包括以下步骤::
1)在各个站务公司建立配载线路,建立配载线路的一般步骤如下所述:根据实际客运需求,在票务活动所涉及到的多方站务公司内建立公用线路模板并关联建立包含若干途经站点的配载线路,需要设定的信息包括:线路名称,线路代码,起点站,终点站,所属线路模板,车型,车级,是否高速,以及线路上各个途经站点的途经顺序和从起点出发到达该站的默认价格信息;
2)在各个站务公司内建立班次档案;建立配载班次档案的步骤如下所述:根据实际需求,在多方站务公司内,在已有配载线路下,配载班次档案信息包括:所属线路,班次号,售卖类型,进站口,检票口;
集团范围内,将有公共途经站点的若干个不同站务公司的班次档案配置成配载组;
3)票务客户端根据用户需求向本地应用服务器发送查询途经某站的所有班次的票务信息的请求;
4)本地应用服务器根据请求查询条件、本地票务服务器和中心票务服务器的配置信息,查找本地班次,获得本地班次所属班次组;同时,本地应用服务器向中心票务服务器发送查询某班次组实时票务信息的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50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