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除颤仪贴片位置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3938.8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5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嘉奕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3/10 | 分类号: | G01R23/10;G09B2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49 | 代理人: | 周荣芳 |
地址: | 20132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颤仪贴片 位置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除颤仪贴片位置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在模拟除颤仪应用、教学和考核过程中,常需判断学员是否已经把贴片贴到模拟人胸部正确的位置。要求能够识别主、副贴片是否贴上,以及位置是否贴反。真实操作中贴片贴反会造成抢救时间延误,从而导致病人死亡的可能性,作为培训仪器需要对操作者的错误操作有所判断和提示纠正。
但由于模拟除颤仪完全独立于模拟人,两者之间没有建立通信,所以导致无法判断贴片的位置是否正确,达不到教学目的。常用的识别技术可以实现贴片是否贴上、是否贴反的判别,但解决这些问题的代价是,常用技术会超出贴片信号线根数(智能卡识别系统需要至少4根线)与受到贴片厚度(霍尔元件识别系统会增加贴片厚度并只能判断是否贴上,无法判别是否贴反)的限制,而作为医学培训用的模拟除颤仪需要在功能和外观上都要接近标准医用除颤仪的2根贴片信号线及贴片厚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除颤仪贴片位置识别系统,该系统既可以实现模拟除颤仪贴片位置的识别,也可以满足标准医用除颤仪的2根贴片信号线及贴片厚度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除颤仪贴片位置识别系统,该系统包含:
设置在模拟人胸部除颤位置皮下的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
主贴片;
设置在主贴片内的第一感应线圈;
副贴片;
设置在副贴片内的第二感应线圈,及,
模拟除颤仪;
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与第二感应线圈并联连接在模拟除颤仪上;
所述模拟除颤仪包含:
LC振荡器,其与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组成振荡电路;
与LC振荡器连接的微处理器,其用于测量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及判断贴片的位置。
上述的模拟除颤仪贴片位置识别系统,其中,所述微处理器包含:
与LC振荡器连接的信号处理模块,其用于对振荡电路产生的振荡信号进行采集,经过放大、滤波和整形,输出方波信号;
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的频率测量模块,其用于计算处理后信号的振荡频率,及,
与频率测量模块连接的逻辑判断模块,其用于根据振荡频率判断贴片的位置。
上述的模拟除颤仪贴片位置识别系统,其中,所述微处理器还包含与逻辑判断模块连接的语音报警模块,其用于在判断贴片位置错误时发出报警信息。
上述的模拟除颤仪贴片位置识别系统,其中,所述微处理器为单片机。
上述的模拟除颤仪贴片位置识别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片的面积是第二金属片的面积的1.8-3倍,第一感应线圈的电感量是第二感应线圈的电感量的3-5.5倍。
上述的模拟除颤仪贴片位置识别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片的面积为65-75cm2,第二金属片的面积为25-35cm2。
上所述的模拟除颤仪贴片位置识别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电感量为0.18-0.22μH,第二感应线圈的电感量为0.04-0.06μH。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既可以实现对贴片是否贴上的识别,也可以实现贴片位置贴反的识别。
(2)本发明基于感应线圈的主、副贴片都仅需要1根贴片信号线接入除颤仪,且并未明显增加贴片的厚度,实现完全模拟标准医用除颤仪的教学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模拟除颤仪贴片位置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模拟除颤仪贴片位置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含:第一金属片S1和第二金属片S2;第一感应线圈L1和第二感应线圈L2,及,模拟除颤仪1。
所述模拟除颤仪1包含LC振荡器11及与LC振荡器11连接的微处理器12。该微处理器12包含与LC振荡器11连接的信号处理模块121;与信号处理模块121连接的频率测量模块122;与频率测量模块122连接的逻辑判断模块123,及,与逻辑判断模块123连接的语音报警模块124。其中,LC振荡器11选择使用MC168型振荡器,信号处理模块121、频率测量模块122、逻辑判断模块123和语音报警模块124总集成于STM32F103VCT6型单片机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嘉奕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嘉奕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39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冶金废水的沉淀反应釜用沸腾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