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蜻蜓粘扣带钩片以及仿蜻蜓粘扣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3564.X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8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涛;焦俊荣;江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A44B18/00 | 分类号: | A44B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蜻蜓 粘扣带钩片 以及 粘扣带 | ||
本发明涉及粘扣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蜻蜓粘扣带钩片以及仿蜻蜓粘扣带。所述仿蜻蜓粘扣带钩片其中一面上设置有塑性材料制成的多个杵型粘扣,所述杵型粘扣包括一体结构的杆部和头部,所述杆部为柱型且所述杆部垂直于带片平面或与所述带片平面呈倾斜角设置,所述杆部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带片上,所述头部呈密闭的大致球体型且所述头部的球体直径大于所述杆部的截面直径,所述头部紧密连接在所述杆部的上端。本发明提供的仿蜻蜓粘扣带钩片以及仿蜻蜓粘扣带,解决了现有尼龙粘扣带耐久性差、使用时有较大的噪音、容易勾到毛衣等使之起毛以及直接接触皮肤时容易产生刺痛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扣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蜻蜓粘扣带钩片以及仿蜻蜓粘扣带。
背景技术
自从人们受牛蒡子的钩状结构启发而发明尼龙粘扣以来,尼龙粘扣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例如,衣服、窗户、游戏器具、医用绷带等,近年来还用于摩擦学的研究。
但是尼龙粘扣的耐久性差、使用时有较大的噪音(75dB左右)、容易勾到毛衣等使之起毛以及直接接触皮肤时容易产生刺痛感等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使用者。
尼龙粘扣是由钩片和毛片两部分组成,切向拉力约15N/cm2。虽然通过增加杆顶端钩子的数量可以增加粘扣的粘附力,一定程度上也可增加尼龙粘扣的使用次数,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使用过程中钩子因发生断裂和被拉直而失效的问题。目前还有变形的蘑菇型粘扣,蘑菇型粘扣是通过粘带的勾片和毛片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蘑菇型钩子来实现粘接,蘑菇型粘扣虽然可以避免接触时皮肤产生刺痛感,也可以相应的增加尼龙粘扣的粘附力,但其使用次数仅为1000次左右。
向自然学习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利用其独特的结构来实现高耐久性机械粘附,如蜻蜓;蜻蜓在飞行和进食时利用其头部和肩膀部位的杵型结构实现了无数次的头和肩膀粘附与分离来保护其脆弱的脖子。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蜻蜓粘扣带钩片以及仿蜻蜓粘扣带,以解决现有尼龙粘扣带耐久性差、使用时有较大的噪音、容易勾到毛衣等使之起毛以及直接接触皮肤时容易产生刺痛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蜻蜓粘扣带钩片,包括带片,所述带片的其中一面上设置有塑性材料制成的多个杵型粘扣,所述杵型粘扣包括一体结构的杆部和头部,
所述杆部为柱型且所述杆部垂直于带片平面或与所述带片平面呈倾斜角设置,所述杆部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带片上,
所述头部呈密闭的大致球体型且所述头部的球体直径大于所述杆部的截面直径,所述头部紧密连接在所述杆部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杵型粘扣成对设置,每对杵型粘扣的杆部的上端相互靠近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杆部相对所述带片平面倾斜设置,所述杆部与所述带片平面的夹角为15°到75°。
进一步地,所述杆部的截面直径为100-300um,所述杆部的长度为300-1000um。
进一步地,所述头部的球体直径为200-500um。
进一步地,所述带片每平方厘米上设置有35-65个杵型粘扣。
进一步地,所述杵型粘扣与所述带片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杵型粘扣通过钩状粘扣热处理后制得。
进一步地,所述头部为实心的大致球体。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仿蜻蜓粘扣带,包括如上述所述的仿蜻蜓粘扣带钩片以及与所述钩片配合的毛片。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35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腔自紧腰带筘
- 下一篇:用于拉链的位移信号感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