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灌装生产线柔性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灌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3435.0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9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满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赛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7/00 | 分类号: | B67C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9 | 代理人: | 杜林雪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装 生产线 柔性 系统 使用 方法 | ||
1.一种灌装生产线柔性系统,包括主输送带(8),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主输送带(8)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上瓶缓冲平台(2)、灌装机设备(9)、上内塞设备(10)和/或上外盖设备(11)、以及脱模机(12),其中所述上瓶缓冲平台(2)用于设置瓶托(1),所述上内塞设备(10)连接有用于设置瓶托(1)的上内塞缓冲平台(4),所述上外盖设备(11)连接有用于设置瓶托(1)的上盖缓冲平台(6),其中所述上瓶缓冲平台(2)中的瓶托(1)用于放置物料瓶,所述上内塞缓冲平台(4)中的瓶托(1)用于放置内塞,所述上盖缓冲平台(6)中的瓶托(1)用于放置外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生产线柔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瓶缓冲平台(2)和所述脱模机(12)之间设置有第一副输送带(3),用于回收放置物料瓶的瓶托(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灌装生产线柔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内塞设备(10)和所述上内塞缓冲平台(4)之间设置有第二副输送带(5),用于回收放置内塞的瓶托(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灌装生产线柔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外盖设备(11)和所述上盖缓冲平台(6)之间设置有第三副输送带(7),用于回收放置外盖的瓶托(1)。
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生产线柔性系统进行灌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上瓶缓冲平台(2)上设置瓶托(1);
将物料瓶放置于所述上瓶缓冲平台(2)中的瓶托(1)上;
将带有物料瓶的所述瓶托(1)送至所述主输送带(8),并沿所述主输送带(8)输送至灌装机设备(9),由所述灌装机设备(9)进行灌装;
在上内塞缓冲平台(4)和/或上盖缓冲平台(6)设置瓶托(1),并且将内塞放置于所述上内塞缓冲平台(4)中的瓶托(1)上和/或将外盖放置于所述上盖缓冲平台(6)中的瓶托(1)上;
将带有内塞的所述瓶托(1)送至上内塞设备(10),由所述上内塞设备(10)对已灌装的物料瓶上内塞,和/或将带有外盖的所述瓶托(1)送至上外盖设备(11),由所述上外盖设备(11)对已灌装的物料瓶上外盖;
将已上内塞和/或已上外盖的物料瓶送至脱模机,将物料瓶与瓶托(1)相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瓶缓冲平台(2)和所述脱模机(12)之间设置有第一副输送带(3),沿所述第一副输送带(3)将所述已分离物料瓶的瓶托(1)送回到所述上瓶缓冲平台(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内塞设备(10)和所述上内塞缓冲平台(4)之间设置有第二副输送带(5),沿所述第二副输送带(5)将所述已取下内塞的瓶托(1)送回到所述上内塞缓冲平台(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外盖设备(11)和所述上外盖缓冲平台(6)之间设置有第三副输送带(7),沿所述第三副输送带(7)将所述已取下外盖的瓶托(1)送回到所述上盖缓冲平台(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赛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赛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34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灌装箱内的酸奶情况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流控芯片制作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