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接口的电压控制方法、充电器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3059.5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9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魏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接口 电压 控制 方法 充电器 移动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接口的电压控制方法、充电器及移动终端,其方法包括:获取充电接口输出的电流值;其中,电流值为: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充电接口温度超过预设阈值后对充电接口进行拉载时,充电接口经拉载至预设拉载电流并持续预设时间后输出的电流值;若电流值满足预设条件,则生成一电流指令;根据生成的电流指令,关断充电接口的输出电压。本发明的充电器通过获取充电接口输出的电流值,基于多个电流值生成电流指令以实现充电器输出电压的关断,该方案通过充电器判断并控制输出电压的关断,不会超过充电器的安全适用范围,避免因充电器长期过载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此外,该方案不需要依赖双向通信的充电系统,适用于各种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接口的电压控制方法、充电器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及普及,近年来涉及移动终端端口烧坏的案例时有发生。移动终端的数据端口与充电接口复用同一端口,移动终端在日常使用中由于接口处可能会混入杂质或水汽等导电介质,从而导致在接口内部形成电源网络(Vbus)对地(外壳地或接口地)的微短路,当用户插入充电器时,会形成充电器和接口之间电源对地的大电流回路,导致接口处温度异常升高,造成接口处熔壳或者烧毁的现象。目前已有的充电技术中,与充电接口安全相关的保护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目前的低压快速充电系统中,基于充电器和手机端构建的双向通信系统,在手机充电端口处增加热敏电阻(NTC电阻)监控端口处的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的门限值时,通过手机端处理器给充电器端发送命令,控制充电器端关断电压输出,实现对接口的安全保护。该方案目前在低压快速充电系统中有广泛使用,由于需要通过Micro USB端口的D+/D-数据线或Type C接口的CC通道进行充电器和手机端的通信,来实现对充电器电压的主动关断,因此该方案对于通信接口已经有异常或不能正常通信的场景不能彻底规避该风险。此外,由于该方案需要基于双向通信系统才能实现,对于目前普通的标准充电器(充电器端D+和D-数据端口默认短接在一起)和高压快速充电系统(单向通信系统)都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另一种也是在手机端通过NTC电阻监控端口处的温度,当温度异常时,在手机侧通过软件控制MOS管,把充电器输出的VBUS网络在手机端拉低到地,使VBUS网络对地短路产生大电流,触发充电器端的过流保护机制,使充电器关断输出,并进入到打嗝状态;当接口处温度恢复正常后,手机端控制mos管断开VBUS对地的短路状态,使得充电器解除OCP(过流保护)状态并恢复正常输出。虽然该方案基于充电器的过流保护机制实现对接口的安全保护,不需要依赖数据通道实现通信,但该方案无法对充电器进行区分,对于无过流保护功能的充电器会一直拉最大电流,使该类充电器一直处在过载状态,可能造成该类充电器的过热或烧毁等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不区分通信接口和充电器对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进行电压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接口的电压控制方法、充电器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接口的保护方法只适用于双向通信系统,或仅适用于具有保护机制充电器系统,充电接口保护方法的通用性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接口的电压控制方法,应用于一充电器,包括:
获取充电接口输出的电流值;其中,电流值为: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充电接口温度超过预设阈值后对充电接口进行拉载时,充电接口经拉载至预设拉载电流并持续预设时间后输出的电流值;
若电流值满足预设条件,则生成一电流指令;
根据生成的电流指令,关断充电接口的输出电压。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充电接口输出的电流值;其中,电流值为: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充电接口温度超过预设阈值后对充电接口进行拉载时,充电接口经拉载至预设拉载电流并持续预设时间后输出的电流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30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反应速度快的消防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