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处理室内废气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112827.5 | 申请日: | 2017-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8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 发明(设计)人: | 鄂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40;B01D53/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6011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室内 废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环境保护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室内废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市场上,室内的废气处理可能直接排放,也可能通过排风系统来进行处理。常用排风系统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自然通风:是在外墙下部或门的下部装百叶风口,在房间内侧设置竖井,它只适用于有害物质浓度低的房间,适用于室内温度高与室外空气温度的场合。机械通风:是在外墙上安装风机,由风机、风道、排风罩组成。
如果将废气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不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总要求,也违反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如果将废气简单地使用水处理池或者化学药剂处理池进行处理,其吸收效率有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室内废气的装置,更具体地,用于处理表面防护试验室排废气设备。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表面防护试验室排废气设备,采用液相和固相综合处理,常用排风系统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室内废气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按顺序设置的排风罩(1)、酸吸收槽(4)、碱吸收槽(5)和活性炭吸收槽(7)和风机(9);所述的排风罩(1)连接到室内废气源;以及所述的风机(9)运转并从装置中抽气。
在优选的方面,在排风罩(1)和酸吸收槽(4)之间的排风管(2) 还包括风量调节阀(3)。
在优选的方面,在酸吸收槽(4)和碱吸收槽(5)中安装有第一环形排气管(6-2)和第二环形排气管(6-1)。
在优选的方面,所述的活性炭吸收槽(7)包括安装在槽体中部的活性炭吸附层(8)。
在优选的方面,在所述的酸吸收槽(4)中,吸收液为稀H2SO4。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面,所述的吸收液包括0.03-1.5mol/L的H2SO4。
在优选的方面,在所述的碱吸收槽(5)中,吸收液为稀NaHCO3溶液。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面,所述的吸收液包括0.03-1.5mol/L的NaHCO3。
在本发明优选的方面,排风罩与排风管连接,风量调节阀安装在排风管上,酸吸收槽、碱吸收槽、活性炭吸收槽之间通过排风管连接在一起,环形排气管布置在酸吸收槽和碱吸收槽底部,环形排气管上面均匀布满小孔。在活性炭吸收槽内活性炭吸附层安装在活性炭吸附层支架上,风机通过排风管连接在活性炭吸收槽上。
废气由风机强制吸入,经过排风罩和排风管进入酸吸收槽能溶于碱的气体被部分或全部吸收,酸吸收槽内装有NaHCO3溶液,残余气体进入碱吸收槽,碱吸收槽内装有稀H2SO4,溶于稀H2SO4的碱性气体被大部分或全部吸收,剩下气体进入活性炭吸收槽被活性炭吸附层部分或全部吸收,残余气体浓度已经很小不会再造成大气污染。
环形排气管布置在酸吸收槽和碱吸收槽底部,环形排气管上面均匀布满小孔,气体从槽底部向上排放与液体充分接触,吸收的充分,残留少。废气从槽底部向上排放进入活性炭吸收槽,与活性炭吸附层充分接触,绝部分或全部被吸收,经排气口排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废气吸收处理工具的顺序排列,使得吸收效率提高,也延长了废气处理系统管道的寿命。本发明的装置和其他通风系统相比废气经过净化污染残留少,吸收充分,不会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吸收率高达90%以上。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本发明的用于处理室内废气的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用于处理室内废气的装置的外立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用于处理室内废气的装置的俯视示意图;以及
图4:本发明的用于处理室内废气的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其中:1-排风罩,2-排风管,3-风量调节阀,4-酸吸收槽,5-碱吸收槽,6-环形排气管,7-活性炭吸收槽,8-活性炭吸附层,9-风机,10-排风口,11- 活性炭吸附层支架,12-环形排气管上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人为了验证本发明的装置的各项特性,设计了以下的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28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防脱落数据线
- 下一篇:一种电池转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