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碎石层植预制桩的跑浆治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2704.1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4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富;王丹;路林海;刘浩;曹正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E02D5/4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碎石 预制 治理 方法 | ||
1.一种碎石层植预制桩的跑浆治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作预制桩,运输至植桩场地;
步骤2:利用全站仪确定预制桩孔位,施工预制桩桩位导槽;利用双动力头长螺旋钻机在设定地层钻制桩孔,钻至碎石地层位置时,利用钻机将护筒跟进钻头,直至钻至孔底标高,将护筒留置桩孔内;利用吊装机械,将预制桩吊起置入桩孔中;
步骤3:以设定比例制作增加水泥掺量的灌注浆液,由下至上向桩孔内灌浆;
步骤4:利用震动锤夹持护筒配合履带吊,将护筒取出,完成注浆;
步骤5:待浆液终凝完成后,经过7~15天,利用取芯机械对灌注完的浆液取芯观察,判断芯样中的水泥含量,若样芯中水泥含量降低,且碎石数量超过设定值,说明浆液出现跑浆;相反则说明该浆液配比可控制浆液在碎石层范围内的稳定赋存状态;
步骤6:若浆液有流失,采用带潜孔锤的旋喷钻机,在桩孔两侧成孔喷浆;在旋喷的过程中,浆液自动填充原有浆液流失的空间,对浆液进行补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的预制桩的桩身带有吊装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桩孔为圆形,直径在900~1300mm,桩孔深度与预制桩长度等同;所述预制桩为方桩,方桩边长为600~800mm,长度在20m以上;所述桩孔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相邻桩孔孔位中心的间距为1100mm~15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地层的上部是土层,地层的下部是碎石地层;地层水位在地表或地表以下,碎石地层位于水位以下,碎石地层的碎石直径在50mm~5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
将施工现场的原状黏土,经碾碎筛分之后,将细颗粒黏土与水拌合后灌入制浆后台,同时将水泥与水拌合后灌入制浆后台,按照配合参数向制浆后台中放入水玻璃;经拌合后,利用地泵将浆液灌入桩孔中;灌浆时,将灌浆管放入桩孔底部,使浆液由下至上灌注至设定位置以上一米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灌注浆液的成分由黏土、水、水泥、水玻璃组成,水固比为1:(1.57~2.29),其中水与水泥比值为1:(0.9~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的具体步骤为:
根据浆液初凝时间,在灌完浆液后待浆液初凝之前,利用振动锤夹持住护筒,利用履带吊将振动锤吊起,拔出护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旋喷钻机钻制桩孔直径为700~1200mm,桩孔内置入旋喷桩,相邻旋喷桩中心间距为1100~1500mm;
所述旋喷桩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旋喷桩的中心连线与预制桩的中心连线的垂直距离为300~6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27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