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制备多功能人工礁石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12023.5 | 申请日: | 2017-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2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王静;孙钰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1/70 | 分类号: | A01K61/70 |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吴维敬 |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剩余 污泥 制备 多功能 人工 礁石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制备多功能人工礁石的方法。其涉及海洋生态礁石的制备和污泥的利用。步骤为:1、污泥中加入纳米钛酸钙等添加剂,加热反应,分离,得到固体A和液体A;2、固体A调pH值,分离,得到液体B和固体B;3、液体A和液体B混合,调pH值,分离,得到固体C和液体C;4、液体C中加催化剂,加入硅藻土,搅拌,分离,得到固体D和液体D;5、固体B真空热处理,得到E;6、固体C和固体D混合,造粒,煅烧,得到小球;7、浸泡了液体D的E和小球与水泥、水混合成型,得到具有吸附重金属和缓释营养物质的人工礁石。该方法废物利用,无二次污染,可以用于生态岛礁建设、海洋牧场的建设和海洋生态恢复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制备多功能人工礁石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上世纪以来,随着环境污染和人类的过渡捕捞等原因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岛礁及近海海域荒漠化问题突出。为了恢复海洋生态,各国都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岛礁”修复工程,开展受损岛体、植被、岸线、沙滩及周边海域生态修复,并大力开展海洋牧场建设。无论是海洋岛礁建设,还是海洋牧场建设,投放人工礁石是营建海洋生物快速繁衍栖息地的重要步骤;同时为了加快海洋生物的繁衍,需要适当持续增加海水中的营养物质;目前,构筑礁石的材料包括钢铁、塑料、石块、混凝土、橡胶等(唐明,赵金波,高性能海水养殖鲍鱼专用人工礁石的研究,《混凝土》,2003,160(2):3-6;张劲松 等,发明专利,人造礁石,ZL 201310543435.6),这些材料均不具备释放营养物质,加快海洋生物生长的作用。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人工礁石表面藻类附着效果的方法(于宗赫等,一种提高人工礁石表面藻类附着效果的方法,ZL201110118155.1),它是通过将制备人工礁石的材料与缓释肥料混合,然后浇筑成型,制得产品;或将人工礁石浇筑成型后,在其表面涂上富含缓释肥料的涂层,制得产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该方法添加的营养盐成分单一,对于丰富海洋生物种类促进不足,同时,成本也较高,限制其更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有些海水中的重金属元素等有害物质会超标,这些有害物质也会影响海洋生态的恢复和海产品的品质,但是现有的人工岛礁材料均不具备去除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能力。海洋生态恢复和海产养殖实践中急需开发一种既能释放营养物质,又能够吸附去除有害物质的、低成本的生态人工礁石。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城市污水排放量激增,为了处理这些废水,兴建大量的污水处理厂,但是污水处理厂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这些剩余污泥如不及时处理,会污染环境。目前,各国常采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等方法处理。但是这些方法有的存在着环境安全隐患,有的成本高。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铜锌铁等金属元素,这些有机物以生物残体为主,富含蛋白质,其中的很多成分都是宝贵的资源。因而,积极探讨污泥的综合利用方法,变废为宝,是污泥处置的最好出路。梁林华和梁彬采用生石灰改性污泥,直接与水泥混合,加入发泡剂,制备污泥发泡轻质混凝土(发明专利:ZL200810171725.1,污泥处理方法和该方法生产的污泥发泡轻质混凝土及用途)。该方法虽然综合利用了污泥制备了轻质发泡混凝土,但是该方法需要额外添加发泡剂,陈本提高;而且,污泥成分复杂,杂质未去除,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第三,污泥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未去除或很好地固化,混在混凝土中,随着混凝土材料的风化脱落和日后的拆除,会进入环境,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风险。
为了制备多功能生态人工礁石,综合利用剩余污泥,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制备一种具有营养缓释和吸附功能的人工礁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一种具有吸附重金属净化水体和释放营养物质的多功能人工礁石,同时综合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制备多功能人工礁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20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