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状CuO微球制备方法及其在甲醛气体传感器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1716.2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6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孟丹;张硕;彭耀嘉;牛文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02 | 分类号: | C01G3/02;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花 cuo 制备 方法 及其 甲醛 气体 传感器 应用 | ||
1.一种花状CuO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过程和步骤:
称取Cu(NO3)2·3H2O,尿素,PEG20000溶于80 mL去离子水中;室温下磁力搅拌30分钟,配制成水热合成前驱体反应溶液;
将水热合成前驱体反应溶液转入内衬聚四氟乙烯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装填度为80%,密封;在120-200℃温度下保温12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
将反应后的溶液离心分离获得反应产物,再使用蒸馏水、无水乙醇反复洗涤;
将洗涤后的反应产物放入恒定温度的干燥箱中,80℃,24小时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完成后冷却;
将干燥后的产物放入干净的坩埚中置入马弗炉中,400℃煅烧3小时,得到CuO黑色粉末,将其保存在干燥器中以待进行分析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花状CuO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状CuO微球的制备步骤包括:
步骤一:0.483 g Cu(NO3)2·3H2O,0.36 g尿素,1.784 g PEG20000溶于80 mL去离子水中,室温下磁力搅拌30分钟,配制成水热合成前驱体反应溶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前驱体反应溶液转入内衬聚四氟乙烯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装填度为80%,密封;
步骤三:将步骤二的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在180℃温度下保温12小时,然后冷却;
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反应物溶液离心分离,获得黑色沉淀物,再使用蒸馏水、无水乙醇反复洗涤;
步骤五:将步骤四的产物置于恒定温度的干燥箱中,80℃,24小时进行干燥处理;
步骤六:将步骤五干燥后的产物放入干净的坩埚中置入马弗炉中,400℃煅烧3小时,得到CuO黑色粉末,将其保存在干燥器中以待进行分析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花状CuO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状CuO微球的制备步骤包括:步骤三中将步骤二的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在120℃温度下保温12小时,然后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花状CuO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状CuO微球的制备步骤包括:步骤三中将步骤二的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在140℃温度下保温12小时,然后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花状CuO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状CuO微球的制备步骤包括:步骤三中将步骤二的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在160℃温度下保温12小时,然后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花状CuO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状CuO微球的制备步骤包括:步骤三中将步骤二的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在200 ℃温度下保温12小时,然后冷却。
7.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花状CuO微球在甲醛气体传感器应用,其特征在于,将花状CuO微球放入研钵中研磨20分钟;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再继续研磨20分钟,制成浆料;用毛刷沾取少量浆料,涂覆在氧化铝陶瓷基板上,然后在80℃条件下烘干,将陶瓷基板焊接在四脚底座上,并将其置于老化台上老化48小时,制得气体传感器元件;采用WS-30A气敏测试仪,测试传感器的气体敏感特性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17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