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域浅层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1643.7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9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郇环;席北斗;王金生;张军军;李鸣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域 地下水 特殊 脆弱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地下水污染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区域浅层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的评价指标,所述评价指标包括净补给量、土壤介质、包气带介质、地下水水流速度和土地利用类型;
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地下水特殊脆弱性指数;
根据地下水特殊脆弱性指数划分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等级,得到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分区图;
根据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分区图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控;
其中,所述获取区域浅层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的评价指标,所述评价指标包括净补给量、土壤介质、包气带介质、地下水水流速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包括:
对区内浅层地下水的水均衡条件分析,利用下式计算净补给量:
Q净补=Q降+Q侧补+Q河+Q灌-Q蒸-Q开-Q侧排-Q基流
其中:Q降表示降水入渗补给量;Q侧补表示地下水侧向补给量;Q河表示河流入渗补给量;Q灌表示灌溉水入渗补给量;Q蒸表示蒸发排泄量;Q开表示人工开采排泄量;Q侧排表示地下水侧向排泄量;Q基流表示河流排泄地下水水量;
利用下式计算降水入渗补给量:
Q降=αP降F总/10
其中,α表示大气降水入渗系数;P降表示大气降水量;F总表示评价区面积;
利用下式计算灌溉水回渗补给量:
Q水田=βYF灌/100+βP灌F灌/10
Q菜田=βYF灌/100
其中,Q水田表示水田回渗量;Q菜田表示菜田回渗量;β表示灌溉水回渗系数;Y表示灌溉定额;F灌表示灌溉面积;P灌表示灌溉期大气降水利用量;
利用下式计算侧向径流补给/排泄量:
Q侧补/Q侧排=365BKiH/104
其中,B表示计算断面宽度;K表示渗透系数;i表示水力梯度;H表示含水层厚度;
利用下式计算河流入渗补给量:
Q河=L×γ×t
其中,Q河表示河流入渗补给量;L表示河流补给段长度;γ表示河流入渗补给强度;t表示河流输水时间;
利用下式计算蒸发排泄量:
Q蒸=F蒸E(1-h/l)2
其中,Q蒸表示蒸发排泄量;E表示蒸发皿观测年蒸发量;F蒸表示蒸发面积;h表示水位埋深;l表示潜水蒸发极限深度;
利用下式计算河流排泄地下水水量:
Q基流=M·F河
其中,Q基流表示河流排泄地下水水量;M表示河流平均基流模数;F河表示流域面积;
其中,所述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地下水特殊脆弱性指数,包括:
利用下式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加权求:
RI=RWRr+SWSr+IWIr+VWVr+LWLr
其中,RI为地下水特殊脆弱性指数;R为净补给量;S为土壤介质;I为包气带介质;V为地下水水流速度;L为土地利用类型;
其中,所述根据地下水特殊脆弱性指数划分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等级,得到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分区图,包括:
选取栅格单元为基本的评价单元,利用下式计算适宜栅格单元大小:
Gs=7.49+0.0006S-2.0*10-9S2+2.9*10-15S3
式中,Gs是适宜栅格大小;S为原始等高线数据精度的分母;
基于ArcGIS栅格空间分析对评价指标的评分分区图按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值进行图层叠加,计算研究区内每个栅格单元上的地下水特殊脆弱性指数,根据地下水特殊脆弱性指数取值按照几何间距法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脆弱性分区,最终得到地下水特殊脆弱性分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16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