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垃圾焚烧炉渣处理污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1238.5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0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由才;曾超;夏发发;戴世金;周焜;李建国;牛冬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垃圾 焚烧 炉渣 处理 污水 方法 | ||
1.一种利用垃圾焚烧炉渣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载体填料:将垃圾焚烧炉渣剔除杂物、筛分,用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得到载体填料;
(2)装填反应床填料层:将步骤(1)得到的载体填料装填在反应床内,形成载体填料层,所述的反应床自上而下为填料层和承托层;
(3)接种活性污泥:将活性污泥通过泵加入反应床内,持续4-7天,水力负荷控制在0.5-1.5 m3/( m2·d),回流比为75-85%;
(4)对活性污泥进行培养驯化:将污水经反应床上部的布水区均匀喷洒在载体填料层,水力负荷控制在0.5-1 m3/(m2·d),连续配水4-10 h/d,直至检测到反应床出水的COD和NH3-N去除率均达到70%以上;
(5)进行污水处理:当步骤(4)结束后,通过布水区喷洒污水,水力负荷控制在0.7-2 m3/(m2·d),连续配水8-12 h/d,收集处理后的污水;
步骤(1)所述的载体填料的粒径范围为5-10mm;步骤(2)所述的填料层高为1-2m,所述的承托层高为0.1-0.2m,由粒径为3-7 cm的碎石组成;所述污水为农村生活污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垃圾焚烧炉渣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床顶部设有喷洒污水的布水区,反应床底部设有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垃圾焚烧炉渣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床为开放式结构,上部与下部与环境自然通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垃圾焚烧炉渣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活性污泥为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回流污泥,泥水比为1-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123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