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1081.6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7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杨雁;郑斌义;吴玲;沈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3;G02F1/133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在彩膜基板上方设置有上偏光片,在阵列基板下方设置有下偏光片。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占用的厚度较大,不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减小了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以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
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
所述彩膜基板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偏光层,所述第一偏光层复用为所述彩膜基板的彩色滤光层、第一平坦层或第一取向层;和/或,
所述阵列基板朝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偏光层,所述第二偏光层复用为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二平坦层或第二取向层;
所述第一偏光层与所述第二偏光层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区域,每个所述像素区域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
在每个所述像素区域中,所述第一偏光层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内具有相互垂直的偏光轴方向,所述第二偏光层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像素区域内具有相互垂直的偏光轴方向。
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区域,所述第一偏光层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区域具有相互垂直的偏光轴方向,所述第二偏光层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区域具有相互垂直的偏光轴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层包括偏光材料,所述偏光材料在所述第一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3%至40%。
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层复用为所述彩膜基板的彩色滤光层,所述偏光材料在所述第一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3%至15%。
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层复用为所述彩膜基板的第一平坦层,所述偏光材料在所述第一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3%至15%。
可选地,所述第一偏光层复用为所述彩膜基板的第一取向层,所述偏光材料在所述第一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15%至40%。
可选地,所述偏光材料为具有可溶性基团的各向异性化合物。
可选地,所述偏光材料的化合物骨架为偶氮类色素骨架,所述偏光材料具有的化合物可溶性基团为碱性基团,所述碱性基团为氨基、硫基、吡咯基或吡唑基,所述偏光材料具有的化合物酸性基团为羧基、磷酸或磺基。
可选地,所述第二偏光层包括偏光材料,所述偏光材料在所述第二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3%至40%。
可选地,所述第二偏光层复用为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二平坦层,所述偏光材料在所述第二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3%至15%。
可选地,所述第二偏光层复用为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二取向层,所述偏光材料在所述第二偏光层中所占质量比为15%至40%。
可选地,所述偏光材料为具有可溶性基团的各向异性化合物。
可选地,所述偏光材料的化合物骨架为偶氮类色素骨架,所述偏光材料具有的化合物可溶性基团为碱性基团,所述碱性基团为氨基、硫基、吡咯基或吡唑基,所述偏光材料具有的化合物酸性基团为羧基、磷酸或磺基。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将彩膜基板和/或阵列基板中现有的层结构与偏光层复用,减少了偏光片的设置,从而减小了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另外,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外的偏光片之间的距离较大,导致暗态斜视漏光比较明显,而本实施例中的偏光层因为设置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减小了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善了暗态斜视漏光现象。另外,现有技术中,偏光片贴合过程中,若使用人工撕离保护膜,产能相对低下,若采用机台自动撕离则存在部分撕离掉片和破片问题,影响良率,本实施例中将偏光层设置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无需额外设置盒外的偏光片,因此能够相对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产能和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1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