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压釜安全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0668.5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0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军;曹露春;吕芳礼;毕晓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B01D1/3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南三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压釜 安全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压釜安全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蒸压釜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压柱、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弹簧、微动开关、指示灯、PLC控制器和无线传输装置,主体设有上下方向的通孔;孔内装微动开关、限位块、压柱等,位移传感器设在压柱上,压力传感器设在主体后表面上靠近右端处,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检测釜盖齿径向转动位移和釜盖与主体接触压力;指示灯与微动开关电连接,微动开关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无线传输装置电信号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在事故发生前,检测出蒸压釜已出现安全隐患,避免了危险的发生,保证了工人和人身安全和国家的财产安全,对于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及方法,具体是一种蒸压釜安全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蒸压釜安全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蒸压釜又称蒸养釜、压蒸釜,是一种体积庞大、重量较重的大型压力容器。蒸压釜用途十分广泛,大量应用于建筑材料的蒸压养护,在釜内完成CaO—SiO2—H2O的水热反应。同时还广泛适用于其他领域需压力蒸养生产工艺过程的生产项目。其工作时,内部为高温高压的环境。蒸压釜的主体部分主要由釜体装置、釜盖装置、摆动装置、手摇减速器、安全装置、支座、保温层、密封装置、管道阀门仪表等组成,附属部分包括排水装置和电控箱;其中,釜盖法兰齿与釜体法兰齿吻合,起关闭蒸压釜的作用。近年来,蒸压釜爆炸事故时有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主要的原因为:(1)蒸压釜操作工操作不当,在釜盖未曾关合到位的情况下,即通气加压工作,在升压过程中使釜盖釜齿倾斜、旋转;(2)蒸压釜盖的安全联锁装置(可防止釜盖在承压情况下旋转,起到保护作用)不全,不起作用,不能限制釜盖的转动,(3)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对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不严,相关部门监督不严。如何能在事故发生前,检测出蒸压釜已出现安全隐患,对于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压釜安全检测装置及方法,能够对蒸压釜进行生产工作前釜盖是否关合到位进行检测,并能对蒸压釜生产过程中,釜盖是否有转动及倾斜倾向进行检测,能够避免由于蒸压釜釜盖关合不到位及生产过程中釜盖旋转及倾斜造成的危险,能够大大地提高生产安全性。本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检测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压釜安全检测装置,包括主体、压柱、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弹簧、微动开关、指示灯、PLC控制器和无线传输装置,所述的主体上靠近其右端处设有上下方向的通孔,该通孔为由孔一、孔二和孔三构成的阶梯孔,孔二的直径小于其上方的孔一及其下方的孔三的直径,主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为与釜体内圆面和釜盖外圆面相配合的圆弧面;孔三的下端安装有与其配合的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表面安装有所述的微动开关,在安装板的下方有与孔三螺纹连接的螺母;孔一的上端端部设有限位块;所述的压柱穿过孔二的下端端部与微动开关的拨片接触,微动开关初始状态为开启状态,压柱的球形上端部穿过限位块的中心孔,压柱靠近上端处设有定位轴肩,定位轴肩的上端面与限位块下底面接触配合,在定位轴肩与孔一底面之间设有所述的弹簧,弹簧的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所述的位移传感器设在压柱上,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设在主体后表面上靠近右端处,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PLC控制器输入端电信号连接;所述的指示灯与微动开关电连接,微动开关与PLC控制器电信号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无线传输装置输入端电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把手,把手设在主体的左端面上,其形状为环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块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其外圆上设有与主体孔一上端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一种蒸压釜安全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蒸压釜的釜盖扣合在釜体上,旋转釜盖,使釜盖与釜体的齿啮合;将至少两个本检测装置周向等角度地放置入釜盖和釜体之间的径向空隙内,放置时,检测装置主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与釜体内圆面和釜盖外圆面相配合,检测装置的把手朝向蒸压釜外,压柱2顶端与釜盖齿的齿廓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06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变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危化企业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