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装饰新型板材及其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0129.1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4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柯高姐;庞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保新型节能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装饰 新型 板材 及其 生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外墙装饰保温体系中的保温装饰新型板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温装饰新型板材及其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外墙保温装饰体系中,传统外墙保温装饰通常是使用岩棉板、聚氨酯板、聚苯板等保温材料,采用挂纤网并进行抹面聚合物砂浆刮批,而后做封闭腻子并进行涂料喷涂施工。该做法缺点是:1:传统外墙保温的做法,保温材料粘贴,挂网、锚固钉、抹面聚合砂浆等多道工序,均在现场湿作业施工,难免不会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质量方面的隐患,无法有效抵御负风压所带来的荷载,后期造成保温材料脱落等质量、安全事故。2:真石漆、氟碳涂料、水包水涂料在传统保温装饰施工要求基面平整度很高,而抹面砂浆、封闭腻子为现场人为施工,难以控制,施工周期长,无法满足客户对外墙面美观度的要求,质量难以保证。3:所有涂料均为现场人工喷涂,无法控制色差、发花等质量要求。而且工人现场容易偷工减料,使用年限很短,一般是3-5年,综合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保温装饰新型板材及其生成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保温装饰新型板材,包括:涂层、面层、保温材料层、聚氨酯硬泡层,面层上侧涂装有涂层;面层下侧设有保温层,面层与保温层之间设有聚氨酯硬泡层,所述聚氨酯硬泡层为耐溶剂发泡聚氨酯胶,其厚度:2-5mm,导热系数:0.024-0.027W/mk。
所述保温材料层为岩棉带、聚氨酯板、聚苯板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面层为水泥压力板、无石棉硅酸钙板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涂层为水包水涂料、真石漆、氟碳漆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保温装饰新型板材及其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于面层进行打磨,面层与涂层连接面上打磨平整、无纹理、露点、漏砂,不会对涂层的机械喷涂或辊涂造成质量方面的影响;
(2)在打磨后的面层上经机械喷涂或辊涂涂层,涂装过涂层的面层通过紫外线流平固化、加热烘烤、冷却、覆膜保护;
(3)在喷涂或辊涂涂层后的面层的下侧放置保温层,将面层与保温层通过聚氨酯硬泡层经过机械涂胶、室温冷压制法压制2-4小时,即形成了保温装饰新型板材。
与已公开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保温装饰湿作业系统大量依靠人工现场配比、调节,操作的规范性与熟练性不稳定给外墙保温装饰带来色差、脱落、发花、脱皮等质量事故。
而且,本发明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保温装饰使用寿命短,综合成本高的问题,
同时,本发明可以大大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在工厂预制成保温装饰新型板材的建筑外墙保温装饰板,使整个保温装饰板的体系更加精密、结构性能强、高效、减少工地现场的二次加工等特点;有效地避免工地现场因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所造成的质量、工期问题,大大降低了施工强度,提高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更适合建筑外墙保温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工作流程、使用方法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保温装饰新型板材,包括:涂层1、面层2、保温材料层3、聚氨酯硬泡层4,面层2上侧涂装有涂层1;面层2下侧设有保温层3,面层2与保温层3之间设有聚氨酯硬泡层4,所述聚氨酯硬泡层4为耐溶剂发泡聚氨酯胶,其厚度:2--5mm,导热系数:0.024-0.027W/mk。
实施例1
一种保温装饰新型板材及其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于水泥压力板进行打磨,水泥压力板与水包水涂料连接面上打磨平整、无纹理、露点、漏砂,不会对水包水涂料的机械喷涂或辊涂造成质量方面的影响;
(2)在打磨后的水泥压力板上经机械喷涂或辊涂水包水涂料,涂装过水包水涂料的水泥压力板通过紫外线流平固化、加热烘烤、冷却、覆膜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保新型节能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保新型节能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01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图像处理的供料机器人
- 下一篇:盾构通用环管片拼装点位确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