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跨水域交通的高速公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9322.3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4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君;张勇;夏侯命胜;乔国瑞;王乐;周佳;庞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D1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域 交通 高速公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上交通运输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跨水域交通的高速公路。
背景技术
地球上的水域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得多,且水域中物产丰富,资源储备量大,需对水域进行合理开发,并且由于陆地在地球上的不集中分布和陆地上江河湖海的阻隔,因此,跨越水域之间的交通运输通道对改变这一现状尤其重要。
传统的运输方式包括空运、陆运以及水运。空运成本太高,且运输量小;陆运受江河湖海的限制太大;水运的运输时间长,效率太低。给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互联交流造成了阻碍,并且对于边境线上的岛礁补给和守卫造成了困难。
虽然目前的跨海大桥能见海运和陆运部分结合,但跨海大桥的施工周期长,难点多,后期维护困难,并且跨海大桥受水域深度限制太大,在恶劣环境中会严重影响跨海大桥的使用寿命。
目前社会上还存在一种海底隧道的模型,将隧道的浮体设置于水面,这种隧道虽然没有波浪载荷等作用,但由于施工复杂,维护困难,都给隧道的安全性能带来巨大的隐患,另外这种海底隧道无法适应100公里以上的常年运营需求,并且,非流线型的隧道外形结构在远海的大洋中时,会造成涡激振动,甚至是损坏,且无法在大洋深水中进行维修。
综上所述,目前的水上交通方式存在建造成本高,工艺复杂,维修不便,稳定性差以及互联长度有限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跨水域交通的高速公路,以若干流线型的浮体为基础,在浮体上设置连接杆支撑桥面甲板,将公路设置于水面上,建造成本低,工艺简单,且便于后期的维修,并且通过锁扣将若干桥面甲板连接,实现无限互联,延伸桥长,还通过减小连接杆的截面积,并设置桁架,结合流线型的浮体,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减小了水流阻力和防止产生涡激振动,提高了公路的稳定性。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跨水域交通的高速公路,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浮体、连接杆、桥面甲板、桁架以及锁扣,浮体为对称结构,且浮体横截面的轮廓线为流线型,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浮体上,且连接杆沿浮体长度的方向设置,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桥面甲板底端,连接杆上垂直连接杆设置有桁架,桥面甲板平行于浮体的横截面设置,且桥面甲板的两端均设置有锁扣。
上述的一种用于跨水域交通的高速公路,其中,浮体可绕连接杆的中心轴线自由旋转。
上述的一种用于跨水域交通的高速公路,其中,一桥面甲板下均匀设置有若干连接杆。
上述的一种用于跨水域交通的高速公路,其中,桁架设置于相邻的连接杆之间,且桁架为双层结构。
上述的一种用于跨水域交通的高速公路,其中,桁架中设置有若干斜支撑和竖支撑,且斜支撑和竖支撑交替设置,将桁架分为若干三角形。
上述的一种用于跨水域交通的高速公路,其中,还包括定位传感器,定位传感器设置于桥面甲板底部,检测桥面甲板的水平位移。
上述的一种用于跨水域交通的高速公路,其中,还包括动力定位装置,动力定位装置设置于连接杆下端,且动力定位装置设置于水面以下。
上述的一种用于跨水域交通的高速公路,其中,桥面甲板均为标准板块,且两桥面面板首尾可通过锁扣连接。
上述的一种用于跨水域交通的高速公路,其中,桥面甲板为橡胶和钢板组合结构,钢板设置于下部并与连接杆连接,橡胶铺设于钢板上。
上述的一种用于跨水域交通的高速公路,其中,靠近岸边的桥面甲板两侧设置有若干悬索,且悬索均斜向连接于岸边的沉桩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1、设置可活动的流线型的浮体,且减小连接杆横截面,降低了浮体周围流场反射效果,减小水压阻力,并且能避免出现涡激振动,提高公路的稳定性;2、在连接杆之间设置双层的桁架,保证了连接杆的支撑强度;3、于桥面甲板下设置定位传感器以及在连接杆位于水面以下设置动力定位装置,保证公路出现偏移后能实时调节恢复原位,稳定能力更强;4、桥面甲板之间可通过锁扣连接,也实现公路的无限延长以及方便维修和运输;5、甲板为橡胶和钢板组合结构,既能保证支撑强度,减轻了重量,又能防止车轮打滑或桥面甲板温度过高而损坏车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跨水域交通的高速公路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浮体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浮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93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管排倒钩吊装工具
- 下一篇:一种基于挡块旋转的抛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