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2-氰基吩噻嗪的工业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8473.7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6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高嫒嫒;赵群星;周步高;樊佳;别国军;闫晓亮;兰爱虎;郭创;李健;徐磊;张伟杰;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9/20 | 分类号: | C07D279/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王孝明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氰基吩噻嗪 工业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型2‑氰基吩噻嗪的工业制备方法,该方法以2‑氯吩噻嗪和氰化亚铜为原料,以高沸点有机溶剂为溶剂,以碱金属卤化物为催化剂进行高温应,在进行回流反应之前,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对包括原料、溶剂和催化剂的反应体系进行共沸除水,共沸除水后再进行回流反应,回流反应完成后降温,对反应产物后处理及提取,得到粗品,纯化后制得2‑氰基吩噻嗪。为了控制酰胺杂质,采用共沸除水,避免了用三氯氧磷处理的复杂工艺,同时也避免了因使用酰氯或浓硫酸脱水而产生剧毒气体氢氰酸,有利于工业化大生产。回收的第一有机溶剂,可以重复套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杂环类化合物领域,涉及2-氰基吩噻嗪,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2-氰基吩噻嗪的工业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氰基吩噻嗪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由其制备的药物具有多种药物功效,尤其在降压、精神安定、镇痛以及抗癌方面有重要作用。目前国际市场对这一药物中间体的需求量比较大。2-氰基吩噻嗪的结构式(Ⅰ)如下:
此类化合物的合成一般采用2-氯吩噻嗪、氰化亚铜为原料,在N-甲基吡咯烷酮或喹啉等高沸点的有机溶剂中,以碘或者碘化钠、碘化钾为催化剂下,回流反应制备得2-氰基吩噻嗪。反应式(Ⅱ)如下:
1978年的日本专利(特开昭53-92788号)和1989年的日本专利(特开平1-216982号)均对次化合物的合成进行了报道,但收率不高,且有部分原料未反应。
由于该反应的各种物料都不可避免地含有微量的水分,在反应过程中,会造成产物水解成酰胺杂质(Ⅲ)。用溶剂重结晶的方法很难将该杂质从产物中除去,需多次重复重结晶才能降低该杂质,但这样造成收率低,耗时耗力。
为了降低酰胺杂质,中国发明专利《2-氰基吩噻嗪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0410012337.0)展示了一种方法,对反应完成后提取的物料2-氰基吩噻嗪粗品用三氯氧磷做脱水剂进行处理,显著地降低了酰胺杂质的含量。由于该方法采用DMF做溶剂,三氯氧磷做脱水剂,该反应采取的条件和经典人名反应Vilsmeier-Haack Formylation基本一致,容易引起新生杂质。用三氯氧磷处理后的物料仍需要多次重结晶,整个生产过程复杂,导致收率偏低,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难以实现工业化大生产。
在中国专利《一种2-氰基吩噻嗪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510744844.1)中采用了一种方法,降低反应生成的酰胺杂质。在反应过程中,加入脱水剂对甲苯磺酰氯(与水反应后生成对甲苯磺酸和氯化氢)或者浓硫酸,进行除水。除水后,体系中存在酸性物质,容易产生剧毒气体氢氰酸,无论从环境安全还是从操作人员的安全考虑,此方法不适合工业化生产。该专利中采用混合溶剂进行重结晶,不利于溶剂的回收套用。因此,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对目前2-氰基吩噻嗪的制备方法,还需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2-氰基吩噻嗪的工业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的制备方法中产生的副产物酰胺杂质含量高,导致产品产率低以及后处理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环保型2-氰基吩噻嗪的工业制备方法,该方法以2-氯吩噻嗪和氰化亚铜为原料,以高沸点有机溶剂为溶剂,以碱金属卤化物为催化剂进行高温应,在进行回流反应之前,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对包括原料、溶剂和催化剂的反应体系进行共沸除水,共沸除水后再进行回流反应,回流反应完成后降温,对反应产物后处理及提取,得到粗品,纯化后制得2-氰基吩噻嗪。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反应体系共沸除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84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