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微波传输线的安装校准工装及其安装校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7217.6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8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吴杰峰;陈睿;唐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00 | 分类号: | H01P11/00;H01P3/12;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宣圣义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微波 传输线 安装 校准 工装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微波传输线的安装校准工装及其安装校准工艺,安装校准工装包括高精校准工装、激光跟踪仪及至少一个微波传输段,高精校准工装安装在微波传输段的两端,高精校准工装上均设有激光跟踪仪标靶,激光跟踪仪与各激光跟踪仪标靶信号相接,激光跟踪仪将各微波传输段在空间上的位置和三维基准网里的参数,在统一的系统基准网下建立所有微波传输段的模型,并将整套微波传输系统的每一段微波传输段定位到系统位置;安装校准工艺包括建立标准坐标系等步骤。本发明以整套系统精度为起点,全局和宏观尺度上对微波传输波导的总体进度控制,不仅能够有效校准波导传输线在安装时所产生系统误差,而且具有安装方便、适用性强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传输产品的安装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微波传输线的安装校准工装及其安装校准工艺。
背景技术
波导管是一种空心的、内壁十分光洁的金属导管或内敷金属的管子;波导管用来传送超高频电磁波,通过它脉冲信号可以以极小的损耗被传送到目的地;波导管内径的大小因所传输信号的波长而异;多用于厘米波及毫米波的无线电通讯、雷达、导航等无线电领域。目前常见的有矩形波导管,圆形波导管,半圆形波导管,KU波导管,雷达波导管和光线波导管。深圳地铁的二、五号线的车载和轨旁信号交互就是利用波导管来传输的。波导管区段安装由波导管组装和两端的终端部件组成。一个波导管区段安装一个固定支架,由于温度变化,波导管可以从固定支架处向外膨胀。
目前现有的波导传输线安装工艺基本都是靠波导管两端的连接结构(如法兰或外圆面)进行安装,整套微波传输系统的安装精度取决于两端的连接结构,提高波导传输线的系统指标的主要措施仍然是改善各器件的固有性能和加工精度,如波导截面、法兰定位孔、圆波导外圆等。
波导传输线安装时的系统误差主要影响因素如下:安装波导时,接口处必需公差一致,接头较多时安装不准,匹配会严重受影响,所以法兰定位要准确,定位孔要先用于定位,继而用于螺栓安装。每段波导彼此间不要强制连接,否则受力不均,接触不良,大功率下发热,易烧毁器件,密封垫放置要特别小心,太薄不起作用,太厚电接触不良,影响匹配,甚至烧毁垫圈,发生打火事故。此外,还要考虑热变形,防震,微调及其他特殊要求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精度高、能够在全局和宏观尺度上对微波传输波导的总体进度控制的高精度微波传输线的安装校准工装及其安装校准工艺。
一种高精度微波传输线的安装校准工装,包括高精校准工装、激光跟踪仪及至少一个微波传输段,高精校准工装安装在微波传输段的两端,高精校准工装上均设有激光跟踪仪标靶,激光跟踪仪与各激光跟踪仪标靶信号相接,激光跟踪仪将各微波传输段在空间上的位置和三维基准网里的参数,在统一的系统基准网下建立所有微波传输段的模型,并将整套微波传输系统的每一段微波传输段定位到系统位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高精校准工装包括装夹在微波传输段端部上下侧的上装夹块及下装夹块,上装夹块的两顶角处沿水平及垂直方向均开设有激光跟踪仪标靶安装孔,下装夹块的两底角处沿水平及垂直方向也均开设有激光跟踪仪标靶安装孔。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装夹块及下装夹块中,同一角处的水平及垂直方向的激光跟踪仪标靶安装孔之间的垂直度高于0.01mm,孔径精度误差小于0.02mm。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微波传输段由一段波导管或连成整体的几段波导管构成,波导管为圆形、矩形或菱形管。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激光跟踪仪标靶包括靶标座以及安装在靶标座上的激光跟踪仪靶球。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72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半模基片集成波导的混合电磁耦合双工器
- 下一篇:天线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