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水处理液位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7122.4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8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苏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普洛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34 | 分类号: | G01F2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处理 检测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水处理液位检测装置,包括轴心处设有通孔的浮杆和液位开关机构;浮杆的轴心通孔内穿设有引导线,限制浮杆在确定的竖直线上运动;液位开关机构包括可以水平运动的横杆和横杆所在直线下方的至少两个触点组件;触点组件包括开关触点和可在竖直面内旋转的触发杆;触发杆自由状态与横杆所在的直线垂直或斜交,在横杆运动至交点后旋转,从而触发对应的开关触点;横杆与浮杆通过连杆相连接,连杆两端分别可拆卸地铰接在横杆端部和浮杆顶端。浮杆随液位上升,通过连杆推动横杆后退,拨动触发杆触发对应的开关触点;液位高度不同,触发的开关触点不同,实现排污泵的自动启停,不受水池深度和面积影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环保技术领域的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水处理液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厂、钢铁厂都开始设置地下管廊,把埋设在地下的各种压力管线综合在一起。由于管廊沟在地面以下,经常有地下水从管廊沟伸缩缝渗入管廊,加上管道焊缝处可能出现砂眼漏水,这样就会出现管廊沟内地面积水,为避免管廊沟内地面积水,因此在管廊内设置了多个积水坑,地下水渗水和管道漏水均通过排水沟汇入到积水坑内,在积水坑内设置了排污泵,将积水通过管道就近排入雨排水中。由于排污泵不能长时间空转,为了实现排污泵的自动启、停,原设计在积水坑内设置了浮球式液位计来实现高液位启动和低液位停止。
现有的液位检测装置多采用浮球式液位计,靠浮力大于重力的原理进行上浮,因此每个浮球体积都比较大,在泵池比较小,特别是深度不深的时候,浮球间距离比较小,很容易相互缠绕、影响正常动作,因此经常出现浮球间电缆相互缠绕,液位无法正常控制的现象,给人员及设备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水处理液位检测装置。
本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水处理液位检测装置,包括轴心处设有通孔的浮杆和液位开关机构;浮杆的轴心通孔内穿设有引导线,限制浮杆在确定的竖直线上运动;液位开关机构包括可以水平运动的横杆和横杆所在直线下方的至少两个触点组件;触点组件包括开关触点和可在竖直面内旋转的触发杆;触发杆自由状态与横杆所在的直线垂直或斜交,在横杆运动至交点后旋转,从而触发对应的开关触点;横杆与浮杆通过连杆相连接,连杆两端分别可拆卸地铰接在横杆端部和浮杆顶端。浮杆随液位上升,通过连杆推动横杆后退,拨动触发杆触发对应的开关触点;液位高度不同,触发的开关触点不同,实现排污泵的自动启停,不受水池深度和面积影响。
作为优选,开关触点安装在竖直面上;触发杆位于开关触点远离浮杆一侧。
作为优选,触发杆用于触发开关触点的一端与旋转轴之间的部分的长度小于另一部分的长度。触发杆旋转轴下方部分重量大(通过加设配种或者采用密度大的材料等方式实现),自由状态时位于下方;旋转轴上方部分长度长,在横杆作用下可以以较小的力旋转触发杆,使得触发杆与触点间作用力够大的同时触发杆对横杆的阻力较小。
作为优选,开关触点共3个,分别为低液位触点、高液位触点和警报触点。
作为优选,液位开关机构还包括保护箱;保护箱包围在触点组件外部,靠近浮杆的侧壁上设有供横杆通过的通孔。保护箱可以放置在水池壁上方地面上,既可以防水,还方便放置和运输。
作为优选,保护箱远离浮杆的侧壁上与横杆对应位置设有弹性防水膜。当液位过高时,横杆可能会顶到保护箱侧壁处,所以需要开口;为了保证防水性能,在开口处设置了弹性防水膜。
作为优选,引导线两端闭合呈环形,由至少两个滑轮支撑。若水质太硬引导线上会积聚钙质层,阻碍浮杆升降;引导线呈环形则浮杆可以带动引导线一起沉浮。
作为优选,滑轮共4个,呈矩阵分布;浮杆连接在两个竖直相对的滑轮之间。若只有两个滑轮,则滑轮直径需要大于浮杆直径;使用4个则可以采用适当尺寸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普洛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普洛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7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