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综合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5492.4 | 申请日: | 2017-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0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贤;徐腾;杨成炜;薛权峰;施仲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5G3/00;C05G1/00;C05F17/00;C02F101/30;C02F103/26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2002 | 代理人: | 马正良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淀粉 废水 综合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综合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马铃薯产区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加工期通常在秋冬季。马铃薯淀粉企业平均每生产1吨淀粉约排放5吨左右的废水,废水来源于三部分:(1)清洗工段废水,大约占排水量的50%,主要污染物为马铃薯表面泥沙、腐烂的马铃薯残渣、清洗时创伤的皮屑等;(2)工艺废水,是整个废水的主要污染源,占总排水量10%~20%,其污染物主要是淀粉、纤维、蛋白质等有机物;(3)淀粉提取废水,占总排水量的30%~40%,主要污染物为淀粉。
马铃薯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而且会散发异味,如果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其富营养化会导致河流鱼虾死亡,局部地区农田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长期存留的废水发酵产生恶臭气体将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由于马铃薯淀粉废水季节性排放,排放时环境温度低,废水排放量大、浓度高,不能采用生化法。使用膜分离多级水处理技术又存在处理成本过高,企业难以负担处理费用的问题。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处理已经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急需一种经济适用的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方法。然而,马铃薯的淀粉加工是一种纯物理过程,除了马铃薯块茎和水为原料之外不投放任何添加剂。马铃薯淀粉提取实质是提取马铃薯中的碳水化合物,即:碳、氢、氧。在马铃薯中含有约0.3%的氮(折合蛋白质约2%)、0.1%的P2O5、0.5%的K2O;经淀粉提取后,P2O5的70%,氮、钾的90%均转移至废水中,而不含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是一种天然的有机肥原料。
黄土主要分布于世界大陆比较干燥的中纬度地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0,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高原。黄土是一种来源广泛、无毒、无二次污染、廉价易得的绿色水处理天然材料,黄土质地均一,没有明显的垂直、水平方向相变,各地黄土成分变化不大。相对于成分单一的高岭土、膨润土而言,黄土具有颗粒级配良好、吸附容量大、取材容易等优点,黄土的工业化应用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利用黄土进行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后的回收物在黄土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因而更可作为农用有机肥,提高企业的收益率。从而达到降低水处理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提高出水水质,实现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综合利用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带动我国黏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实现一举多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做出贡献。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综合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二级过滤沉淀处理,出水制作液体有机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渣、污泥制作固态有机肥,有效地降低水处理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提高出水水质,实现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综合利用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综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 将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先排入调节池混合均匀;
b. 将a步骤混合均匀后的马铃薯淀粉废水通入120-200目的筛网进行过滤处理后,加入黄土吸附剂,搅拌吸附30分钟,吸附完成后废水经自然沉淀分离后排出上清液,留有沉渣;
c. 将c步骤黄土吸附后的马铃薯淀粉废水上清液通入填有滤料为天然石英砂的过滤池,过滤后作为制作液体有机肥的溶剂,按所需的液体有机肥比例加入硫酸钾、磷酸一铵、尿素,在反应搅拌釜内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灌装,制成液体有机肥;
d. 将b、c步骤中产生的沉渣与农家粪、农作物秸秆、粉煤灰,以4:5:1:1的重量比进行混合搅拌,再用预处理废水进行喷洒,混合物含水率10-30%,常温下堆制腐熟,制成固态有机肥。
所述筛网规格为160~200目,可去除马铃薯淀粉废水中的大颗粒污染物。
所述黄土吸附剂为黄土高原上第四季全新世(Q4)黄土,将黄土风干后作为吸附剂,吸附马铃薯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量,同时使废水易于分离。
上述过滤池的天然石英砂的粒径为0.5~1.0mm。
所述制作液体有机肥外源营养物为尿素(作为氮源,有效氮含量48%)、磷酸一铵(作为氮源,有效氮含量10%;磷源,有效磷含量48%)、硫酸钾(作为钾源,有效钾含量52%)。
本发明的优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54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水脱盐装置及脱盐方法
- 下一篇:一种鲈鲤规模化人工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