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管道泄漏的堵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4090.2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1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孙首群;张松松;张昌昌;曲伟亭;郑毛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17 | 分类号: | F16L55/17;F16L5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道 泄漏 堵漏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管道泄漏的堵漏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卡紧装置,包括用于对管道的泄漏部分进行卡紧从而实现管道堵漏的卡箍、用于推动该卡箍靠近或者远离管道的电动推杆以及用于固定该电动推杆的的端板;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端板下的顶板、连接在该顶板下并用于升降该顶板的连杆升降机构以及连接在该连杆升降机构下的承重板;旋转装置,包括设置在承重板下的转盘、设置在该转盘下的横担、上端贯穿该横担中央并与转盘固定连接的转轴、设置在横担下并且输出端与转轴的下端连接的转动电机;以及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底板、设置在该底板上的导轨、可滑动地安装在该导轨内的滑块以及用于推动该滑块在导轨上移动的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维护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管道泄漏的堵漏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的远距离输送越来越广泛,对油气输送管道的结束要求也越来越高,含有H2S天然气是我国天然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碳钢管材在这类高酸性环境中腐蚀非常严重,不仅会发生坑蚀,而且会发生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和氢致开裂,因此会发生管道泄漏,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还有可能酿成火灾,引起爆炸和停产,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对管道进行堵漏是油气管道输送作业安全运行的保障。
堵漏是一门综合性高、技术性强、责任性大的特殊密封技术,目前堵漏的途径有多种,采用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首先在泄漏部位合理的选择或制造夹具,用其原有的密封空腔,或在泄漏部位加上一个新的密封空腔,将密封胶注入密封腔内,达到消除泄漏的目的;采用钢带拉紧技术,钢带拉紧技术是靠外力压紧密封垫片,使其本身发生弹性或塑性变形,以封堵泄漏口来实现密封,达到止漏目的;采用包扎捆扎技术,包扎捆扎技术是利用堵漏材料的固持和密封特性来完成对泄漏口的密封,达到止漏目的;采用冷焊粘补技术,冷焊粘补技术是利用化学粘合材料(胶粘剂、密封剂、固持剂、修补剂等)将同种材料或异种材料连接在一起,以实现连接、密封功能的一项新技术;采用高频捻缝技术,高频捻缝堵漏技术是利用高频捻缝枪在泄漏点附近进行高频敲击(约1200次/min),使金属壁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形变,最终完成对泄漏点的密封。
综上,现有的堵漏技术在现场应用中暴露出诸多的问题,一部分堵漏技术是由于技术本身使用范围的限制,制约了它在管道堵漏中的推广应用,另一部分堵漏技术是在泄漏口进行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管道泄漏的堵漏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卡紧装置,包括用于对管道的泄漏部分进行卡紧从而实现管道堵漏的卡箍、用于推动该卡箍靠近或者远离管道的电动推杆以及用于固定该电动推杆的的端板,卡箍的内弧面与管道的圆柱面相贴合;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端板下的顶板、连接在该顶板下并用于升降该顶板的连杆升降机构以及连接在该连杆升降机构下的承重板;旋转装置,包括设置在承重板下的转盘、设置在该转盘下的横担、上端贯穿该横担中央并与转盘固定连接的转轴、设置在横担下并且输出端与转轴的下端连接的转动电机;以及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底板、设置在该底板上的导轨、可滑动地安装在该导轨内的滑块以及用于推动该滑块在导轨上移动的传动机构,滑块与横担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管道泄漏的堵漏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连杆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承重板与顶板之间的两个平行的剪叉框架单元、分别连接该两个剪叉框架单元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以及贯穿设置该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摇柄,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通孔,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内螺纹孔,摇柄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连接块上的内螺纹孔配合的螺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管道泄漏的堵漏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剪叉框架单元包括设置在承重板上的支架、连接在顶板下的挂架以及两个相对设置在支架和挂架之间的并且呈V形的连杆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40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