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赤泥联合瘤胃液处理污泥促进短链脂肪酸生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4045.7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5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叶捷;任国平;胡安东;唐家桓;周顺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瘤胃 处理 污泥 促进 脂肪酸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联合瘤胃液处理污泥促进短链脂肪酸生成的方法。本发明利用赤泥联合瘤胃液处理剩余污泥,从而促进短链脂肪酸生成,提供了一种以废治废,赤泥、污泥、瘤胃内容物三者资源化利用的新方法。本发明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水解酸化条件易于控制,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具有大规模工业化运用的技术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赤泥联合瘤胃液处理污泥促进短链脂肪酸生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污水处理厂的普及,每年产生上千万吨剩余污泥,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及有机质,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然而,污泥的含水率较高,这给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并且处理费用占据污水处理厂的全部建设费用的20~50%。因此,如何合理地将剩余污泥能源化、资源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手段之一是将污泥厌氧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特别是乙酸、丙酸),然后用于补充污水脱氮除磷工艺中碳源的不足,降低污水处理成本。然而,由于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不同发酵阶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其厌氧发酵速率易受多种因素限制,因此普遍存在产酸效率不高的问题。目前可通过热处理、酸处理、碱处理、超声处理、氧化处理等方法促进污泥水解,提高产酸效率,但是依然存在操作成本较高、产酸效率有限等缺点。因此,开发一种低成本、高效的促进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赤泥是制铝工业提取氧化铝时排出的污染性废渣,平均每生产1吨氧化铝,附带产生1.0~2.0吨赤泥。由于赤泥含有氟、铝等多种杂质,且其结合的大量化学碱难以脱除,这对赤泥的无害化利用造成困难。我国每年排放的赤泥高达数百万吨,大量的赤泥不能被充分有效的利用,只能依靠大面积的堆场堆放,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目前,赤泥综合化利用手段包括利用赤泥生产建筑材料、土壤改良剂,以及回收其中的金属等。如何多渠道实现赤泥资源化利用是当前一个开发热点。
瘤胃内容物是反刍家禽采食的饲料草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产生的营养丰富的食糜,含有未被消化的饲料草、微生物菌群、代谢产物及胃液。据统计,瘤胃内容物占宰前体重的10%左右,屠宰场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瘤胃内容物,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处理,如果直接排入污水,不仅影响卫生,还污染环境,目前多采用脱水干燥减量化及饲料化的手段实现瘤胃内容物的综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赤泥联合瘤胃液处理污泥促进短链脂肪酸生成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赤泥联合瘤胃液处理污泥促进短链脂肪酸生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赤泥投加到污泥中,混合均匀,静置密闭厌氧发酵1~3天,得到赤泥预处理后的污泥;
(2)取反刍动物瘤胃液,过滤,加入到步骤(1)的赤泥预处理后的污泥中;
(3)设置搅拌速率为80~120r/min,密闭厌氧发酵2~4天,得到富含短链脂肪酸的污泥厌氧消化液。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改进,步骤(1)中,赤泥按终浓度为5~35g/L投加到污泥中。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中,赤泥按终浓度为10~30g/L投加到污泥中。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改进,步骤(2)中,瘤胃液的添加量按瘤胃液与赤泥预处理后的污泥的体积比为1:(2~6)。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瘤胃液的添加量按瘤胃液与赤泥预处理后的污泥的体积比为1:(3~5)。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改进,步骤(2)中,所述反刍动物为牛。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改进,步骤(2)中,所述瘤胃液为新鲜瘤胃液或废弃物瘤胃内容物滤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4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