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互通分流道防撞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3798.6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8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龙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丰交通设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14 | 分类号: | E01F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通 分流 道防撞 护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通分流道防撞护栏,所述护栏包括立柱和防撞滚桶,所述每组护栏包括三根立柱,所述三根立柱呈三角形布置,所述每根立柱上均设置有一根防撞滚桶和一个V型波纹横梁,所述三根立柱上的V型波纹横梁连接形成一个三角形护圈,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三层三角形护圈,所述防撞滚桶设置在下面两层的三角形护圈之间。本发明的互通分流道防撞护栏,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车辆吸收冲撞力,正确导向车辆防止进入对向车道,并阻止了车辆越出路外,最大极限地减少了交通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撞护栏,具体涉及一种互通分流道防撞护栏。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护栏,不能及时吸收冲撞力,变形后恢复性能差,另外,现有互通分道并没有设护栏,有的直接是用混凝土浇筑成型,所以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通分流道防撞护栏,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车辆吸收冲撞力,正确导向车辆防止进入对向车道。阻止车辆越出路外,最大极限地减少交通事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互通分流道防撞护栏,所述护栏包括立柱和防撞滚桶,所述每组护栏包括三根立柱,所述三根立柱呈三角形布置,所述每根立柱上均设置有一根防撞滚桶和一个V型波纹横梁,所述三根立柱上的V型波纹横梁连接形成一个三角形护圈,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三层三角形护圈,所述防撞滚桶设置在下面两层的三角形护圈之间。
进一步,所述V型波纹横梁的连接处设置螺栓连接孔,所述V型波纹横梁之间通过垫片和高强度螺栓连接。
进一步,所述防撞滚桶可旋转的设置在立柱上,且其外表面上缠绕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反光条。
进一步,所述立柱的下端固定设置,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端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互通分流道防撞护栏,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车辆吸收冲撞力,正确导向车辆防止进入对向车道,并阻止了车辆越出路外,最大极限地减少了交通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所示,一种互通分流道防撞护栏,所述护栏包括立柱1和防撞滚桶2,所述每组护栏包括三根立柱,所述三根立柱呈三角形布置,所述每根立柱上均设置有一根防撞滚桶和一个V型波纹横梁3,所述三根立柱上的V型波纹横梁连接形成一个三角形护圈,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三层三角形护圈,所述防撞滚桶设置在下面两层的三角形护圈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V型波纹横梁的连接处设置螺栓连接孔,所述V型波纹横梁之间通过垫片和高强度螺栓连接。本实施例中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提高了连接强度,同时也保证了防撞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滚桶可旋转的设置在立柱上,且其外表面上缠绕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反光条。本实施例贴反光条能有效起到警惕提示的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的下端固定设置,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端盖。
本实施例的互通分流道防撞护栏,立柱是支撑护栏的主要构件,V型波纹横梁用于连接立柱和防撞滚桶从而形成整体。当车辆撞上护栏,防撞滚桶会吸收撞来的冲力,再分散到横梁、立柱各个构件上。在车辆高速撞击瞬间,能快速的吸收冲撞力,并转化为旋转力,给予防撞滚桶变形预留变形空间,不破坏防撞滚桶,能快速的恢复原样。使车辆正确驾驶,以免造成二次交通事故,同时,最大限度减小事故。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丰交通设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丰交通设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3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