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用于控制泵流量分布的不同系统布局的单管主动悬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3616.5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6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托夫·西克斯;斯蒂芬·德费;彼特·伯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纳克汽车经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8 | 分类号: | B60G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用于 控制 流量 分布 不同 系统 布局 主动 悬架 | ||
披露了一种用于与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一起使用的液压致动器回路,该第一减震器和该第二减震器各自可以包括一个布置在壳体内的活塞。该活塞帮助限定上工作腔室和下工作腔室。该回路可以具有电机、第一泵,该第一泵由该电机驱动并且与该第一减震器和该电机相关联。由该电机驱动的第二泵可以与该第二减震器相关联。第一蓄积器与该第一泵和该第二泵两者连通。第一转换阀可以协助控制进入该第一减震器的腔室中的流体流动。第二转换阀可以协助控制进入该第二减震器的腔室中的流体流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2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299,275的权益。以上申请的全部披露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披露涉及一种主动悬架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不同实施例的主动悬架系统,所述不同实施例的主动悬架系统合并有与主动悬架系统相结合的一种调平系统。
背景技术
此部分提供与本披露相关的背景信息,其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悬架系统被提供用于当车辆在不规则的垂直路面上行进时将车辆的车身(簧载部分)与车辆的轮轴(非簧载部分)滤除或隔离,并且用于控制车身和车轮的运动。此外,悬架系统还用于维持正常的车辆姿态,从而在机动过程中促进车辆稳定性的改善。典型的被动悬架系统包含弹簧以及与该弹簧平行的阻尼装置,该弹簧以及该阻尼装置被定位在该车辆的簧载部分与该非簧载部分之间。
液压致动器(例如减震器和/或支柱)与常规的被动悬架系统结合使用以便吸收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所不希望的振动。为了吸收这种不希望的振动,液压致动器包含位于该液压致动器的压力缸内的一个活塞。该活塞通过一个活塞杆被连接到车辆的非簧载部分或悬架和簧载部分或车身之一上。压力管被连接到车辆的非簧载部分和簧载部分中的另一个上。因为当活塞在压力缸内位移时,弹簧能够限制阻尼流体在液压致动器的工作腔室内的流动,液压致动器能够产生抵消悬架振动的阻尼力。活塞对阻尼流体在工作腔室内流动的限制程度越大,则由液压致动器产生的阻尼力就越大。
近年来,实质的关注增加在于可以提供优于常规被动悬架系统的改善的舒适度和道路操控的机动车辆悬架系统。一般来说,这种改进是通过利用能够以电子方式控制由液压致动器所产生的悬浮力的“智能”悬架系统来实现的。
对理想的“智能”悬架系统(所谓的半主动或完全主动悬架系统)的不同水平的实现是可能的。一些系统基于反对活塞运动作用的动态力来控制和产生阻尼力。其他系统基于独立于压力管中的活塞的速度的、作用在活塞上的静态力或缓慢变化的动态力来控制和产生阻尼力。其他更精心制作的系统可以无视压力管中的活塞的位置和运动,在液压致动器的回弹运动和压缩运动过程中产生可变的阻尼力。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有必要更灵活地实现一种主动液压系统,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载客车辆并且用于在安装此类系统的不同部件时使车辆制造商的灵活性最大化。
发明内容
此部分提供本披露的总体概述而不是其全部范围或其所有特征的全面披露。
一方面,本披露涉及一种用于与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一起使用的液压致动器回路,其中,该第一减震器和该第二减震器各自包括一个布置在壳体内的活塞,并且其中,该活塞帮助限定该壳体内的上工作腔室和下工作腔室。该液压致动器回路可以包括一个电机;一个第一泵,该第一泵由该电机驱动,并且与该第一减震器以及与该电机可操作地相关联;以及一个第二泵,该第二泵由该电机驱动,并且与该第二减震器以及与该电机可操作地相关联。可以提供一个第一蓄积器,该第一蓄积器与该第一泵和该第二泵两者连通。一个第一转换阀,该第一转换阀可以与该第一减震器的上工作腔室和下工作腔室以及与该第一泵可操作地相关联,以用于协助控制进入该第一减震器的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中的流体流动。一个第二转换阀,该第二转换阀可以与该第二减震器的上工作腔室和下工作腔室以及与该第二泵可操作地相关联,以用于协助控制进入该第二减震器的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中的流体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纳克汽车经营有限公司,未经天纳克汽车经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36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