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肥料增效剂、增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03020.5 | 申请日: | 2017-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6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贾启彬;李长新;崔玉峰;欧阳平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诺威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8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 地址: | 551107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肥料 增效剂 增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肥料增效剂,包括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草酸、丁二酸、腐植酸和聚谷氨酸,其中,各有机酸的重量比为0.01~0.12:0.01~0.12:0.10~0.26:0.10~0.27:0.10~0.22:0.01~0.1:0.01~0.1。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上述肥料增效剂的增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增效肥料具有如下功效:(1)能活化土壤氮、磷、钾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2)激活植物的TCA循环,提高能量供给;(3)促进铁、镁元素吸收,增强植物光合作用;(4)缓解根际重金属及其他非生物胁迫;(5)改善土壤微环境,激发土壤活力,有效提高粮食作物、叶菜和瓜果经济类作物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肥料,具体涉及一种肥料增效剂、增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化肥使用大国,化肥年用量高达5000万吨(折纯氮磷钾)以上,为农业发展和粮食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肥料利用率普遍较低,当季氮肥利用率仅为35%,磷肥当季利用率约为25%,钾肥利用率约为50%。大量肥料的流失,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为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克服资源环境约束的瓶颈,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减少化肥投入、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环境是农业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近些年,在肥料增效剂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学抑制剂、植物调节剂的研究和应用上,天然物质在肥料增效剂上的研究较少。
众所周知,多元有机酸作为多功能营养物质参与动植物TCA循环,为物质分解、代谢、合成提供更多能量及刺激因子。TCA循环既是物质分解代谢的组成部分,又是物质合成的重要步骤,为其它生物合成提供原料,为机体提供大量能量。多元有机酸可作为优质能量源与生长因子促进土壤微生物TCA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实现微生物迅速富集,直接影响微生物菌群与菌量,提高微生物活性,并能使土壤微生物分泌大量黏性物质,锁住肥料养分、土壤水分,活化、疏松、改良土壤,激发土壤活力。多元有机酸作为游离态铁、镁离子载体进入作物体内,转移至茎叶,参与作物光合作用,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叶片变厚、变宽,为作物提供更多能量。多元有机酸所携带的大量阴离子官能团,具有对流失率高的铵离子、钾离子及其他大中微量阳离子良好的吸附能力,达到稳定、长效缓释的效果,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多元有机酸由数十种酸性有机化合物组合而成,富有大量酸性官能团,可提高土壤H+浓度,提高固化态磷酸钙到磷酸二氢钙的转化率,活化土壤磷素,提高作物对磷元素的吸收。多元有机酸能提高植物体内多种抗氧化酶的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水平,促进植物体内某些养分的吸收和运输,最终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减轻逆境条件对植物的毒害,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适应力。但是目前未见将多种多元有机酸复配之后作为肥料增效剂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多元有机酸的肥料增效剂。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包含上述肥料增效剂的增效肥料。
本发明最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增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及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肥料增效剂,所述肥料增效剂的主要成分为多元有机酸,包括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草酸、丁二酸、腐植酸和聚谷氨酸。
所述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草酸、丁二酸、腐植酸和聚谷氨酸的重量比为0.01~0.12:0.01~0.12:0.10~0.26:0.10~0.27:0.10~0.22:0.01~0.1:0.01~0.1。
本发明中的上述重量比与植物根系分泌物中几种酸的比例相似,更利于保护植物根系,并且该特定比例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上述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草酸、丁二酸、腐植酸和聚谷氨酸还可以为其盐的纯品、或有机酸发酵液、或有机酸发酵液干燥物。其中,有机酸盐纯品包括螯合了Na、K、Ca、Mn、Cu、Zn、Fe等一种或多种元素的有机酸酸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诺威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诺威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30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