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分级解耦燃烧机械炉排燃烧炉及其燃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2625.2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6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郝江平;刘新华;李静海;高士秋;白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B90/06 | 分类号: | F23B90/06;F23B80/04;F23B30/08;F23L9/00;F23M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拱 后拱 燃烧炉 机械炉排 解耦燃烧 空气分级 主炉体 炉排 燃烧 预燃装置 主燃烧区 燃尽区 飞灰含碳量 从前至后 富氧燃烧 固硫效果 煤炭燃烧 贫氧燃烧 设备领域 现有装置 后墙 连通 出口 进口 | ||
1.一种空气分级解耦燃烧机械炉排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燃装置(1)和主炉体(7),所述预燃装置(1)的出口与所述主炉体(7)的进口连接,所述主炉体(7)包括顶拱(6)、位于所述顶拱(6)下方并与所述顶拱(6)形成主燃烧区的炉排(4)、至少前部位于所述顶拱(6)和所述炉排(4)之间的后拱(13)、位于所述后拱(13)后端上方并与所述顶拱(6)的后端之间形成第一出口的后墙(15),炉排(4)后端为第二出口,所述主燃烧区的位于所述后拱(13)前方的部分沿从前至后的方向依次包括连通的贫氧燃烧区(5)和富氧燃烧区(10),所述顶拱(6)和后拱(13)上方之间为高温燃尽区(12),炉排(4)上方和后拱(13)下方之间为低温燃尽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分级解耦燃烧机械炉排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拱(6)下方设置有分隔墙(9),所述分隔墙(9)前后分别为所述贫氧燃烧区(5)和所述富氧燃烧区(10);所述分隔墙(9)与所述炉排(4)之间具有将贫氧燃烧区(5)和富氧燃烧区(10)连通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分级解耦燃烧机械炉排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拱(6)下方设置有分隔墙(9),所述分隔墙(9)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贫氧燃烧区(5)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富氧燃烧区(10)连通;所述通孔设有可调节开度的挡板,以控制流通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分级解耦燃烧机械炉排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燃装置(1)的顶部和/或所述预燃装置(1)的两侧墙上设置有前置调节风管(3),空气由所述前置调节风管(3)的喷口射入所述预燃装置(1)的热解气化区(2)或所述贫氧燃烧区(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分级解耦燃烧机械炉排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贫氧燃烧区(5)设置有后置调节风管(8),所述后置调节风管(8)设置于所述顶拱(6)的顶部和/或所述贫氧燃烧区(5)的两侧墙上,空气由所述后置调节风管(8)的喷口射入所述贫氧燃烧区(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分级解耦燃烧机械炉排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富氧燃烧区(10)和/或所述高温燃尽区(12)中设置有二次风管(11),所述二次风管(11)设置在所述顶拱(6)的顶部、和/或所述富氧燃烧区(10)的两侧墙上、和/或所述高温燃尽区(12)的两侧墙上,空气由所述二次风管(11)的喷口射入所述富氧燃烧区(10)和/或所述高温燃尽区(12)。
7.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空气分级解耦燃烧机械炉排燃烧炉的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煤炭进入所述预燃装置(1)进行热解气化产生半焦和热解气化煤气;
步骤B1、步骤A产生的的煤气进入所述贫氧燃烧区(5),在还原性气氛下继续燃烧、使得至少部分NOx被还原为N2;
步骤C、步骤B1燃烧所产生的烟气进入富氧燃烧区(10)充分燃烧,最后在高温燃尽区(12)燃尽后经第一出口离开主炉体(7);
步骤B2、步骤A产生的半焦进入到炉排(4)上随炉排(4)向后方移动,并与经炉排(4)下部进入炉膛的助燃空气反应,逐渐燃尽后产生的固体产物经第二出口排出主炉体(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4)的位于所述富氧燃烧区(10)中的部分的下部配风强于所述炉排(4)的位于所述贫氧燃烧区(5)中的部分的下部配风,所述炉排(4)的位于所述后拱(13)下方的部分的下部配风沿从前至后的方向逐渐减弱。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氧燃烧区(10)的空气过量系数和所述高温燃尽区(12)的过量空气系数均大于或等于1,且所述高温燃尽区(12)的过量空气系数大于等于所述富氧燃烧区(10)的空气过量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预燃装置(1)中采用下点火方式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26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