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喷昔洛韦乳膏副作用的膏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2339.6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1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罗英;田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沂南县迎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53 | 分类号: | A61K36/53;A61K31/522;A61K9/06;A61P17/12;A61P31/20;A61P17/04;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喷昔洛韦乳膏 副作用 膏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膏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喷昔洛韦乳膏副作用的膏剂。
背景技术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疾病之一,由于该病好发于青少年颜面、手背等部位,且病程较长。扁平疣发病时间越长,越容易形成色素沉着及诱发其他后果。皮损为多角型或圆形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正常肤色或褐色,数目很多。其机制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细胞丧失或减弱对病毒监视应答和杀伤作用,表皮局部损伤情况下,乳头瘤病毒(HPV)侵入表皮组织细胞,进入细胞核并引起细胞迅速分裂,同时进行病毒复制和播散,导致颗粒层、棘细胞层细胞发生空泡引起颗粒层、棘细胞层增厚,使颜面、手背出现扁平隆起。目前,喷昔洛韦乳膏是治疗扁平疣常有的药物之一,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经常会出现用药局部灼热感,疼痛,瘙痒等副作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为解决喷昔洛韦乳膏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治疗实践中,对喷昔洛韦乳膏进行改进,利用中西医结合的原理,即加入可以治病又可抑制产生副作用的中药提取物,经临床验证,可以取长补短,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喷昔洛韦乳膏副作用的膏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降低喷昔洛韦乳膏副作用的膏剂包括组份A和组份B,所述组份A为喷昔洛韦乳膏,所述组份B为中草药提取物。
所述中草药提取物由羊踯躅根12-14份、祁州一枝蒿6-10份、防风草4-8份、红蒿枝11-17份、麦麸草16-20份。
优选的:羊踯躅根13份、祁州一枝蒿8份、防风草6份、红蒿枝14份、麦麸草18份。
制备方法:取各原料药粉碎混匀,加入8倍量(重量倍数)75%~95%(体积百分数)乙醇,回流提取1~2h滤过,药渣再加入4倍量(重量倍数)同等浓度的乙醇,回流提取1~3h滤过,合并两次醇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50℃测)的稠膏,加入甘油(每1克稠膏加入0.3~0.5ml的甘油),制成膏剂即得。
使用时,将组份A与组份B按照重量比1∶3的比例充分混合搅匀即得本发明所述一种降低喷昔洛韦乳膏副作用的膏剂。
方中:羊踯躅根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祁州一枝蒿清热解毒、祛风止痒;防风草祛风除湿、解毒;红蒿枝清热解毒、消炎止血、除湿利尿;麦麸草清热解毒、除风止痒。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6年8月-2011年4月共收治扁平疣180例。男90例、女90例,年龄17-48岁,平均36岁,病程5个月一10年。临床症状:典型皮损为面部、手背或前臂散在或密集针头至黄豆大小扁平丘疹,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正常肤色或淡褐色。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以及中药组。每组60例;只使用组份A治疗的为对照组,使用本发明膏剂治疗的为治疗组,单独服用本发明所述的组份B治疗的为中药组。各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用药前,先清洗患处;待皮肤干爽后,将药物均匀涂布于皮损上,形成一层薄膜;涂药后应轻轻揉擦,以促进药物吸收;之后再用肥皂将手洗净。各组每天搽涂1-3次,用药4周后观察疗效。
3、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为皮损消退90%;显效为皮疣消退50%-90%;有效为皮疣消退30%-50%;无效为皮疣消退<30%、不变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4、治疗结果如下表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沂南县迎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沂南县迎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23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王枣子清热抑菌颗粒剂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鼻腔冲洗护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