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物洗脱球囊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1865.0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8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季培红;刘杨;陈静;何旭林;王成;李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巴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9/10 | 分类号: | A61L29/10;A61L29/08;A61L29/16;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张志鹏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洗脱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洗脱球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球囊浸泡在无机盐水溶液1~1.5小时,取出后干燥;(2)向药物溶液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后静置1‑2分钟;然后将步骤(1)中干燥后的球囊浸没在药物溶液中1‑2小时,取出球囊后干燥,即得到所述药物洗脱球囊。其中,所述无机盐水溶液为氯化钠‑氯化镁混合水溶液或氯化钙‑氯化镁混合水溶液;所述药物溶液由药物、添加剂和溶剂组成,所述添加剂为PVP或PVA,所述溶剂为甲醇或乙醇。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在增大药物与球囊结合力、药物涂层均匀、药效持久的同时,控制涂层颗粒度,达到控制药物释放度、减少血栓形成和血管堵塞可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药物洗脱球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药物洗脱球囊属于介入性医疗器械,在血管内输送药物后就撤出血管,药物停留在病变部位,通过药物的持续释放,来抑制血管的狭窄,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型医疗器械,目前成为血管介入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中国发明申请文献《治疗用球囊扩张导管药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公布号CN104324421A)指出,影响药物洗脱球囊药物输送效果的因素是很多的,例如药物在球囊表面的含量和分布、药物在输送过程中损失、药物转移至血管壁的能力、药物在血流冲刷条件下的保留能力。所有的这些因素均与药物在球囊表面的形态有着直接的联系。药物在涂层的表面形态不仅影响着药物在输送过程的损失和药物转移至血管壁的能力,同时还影响着药物的释放速率和在病变血管部位的保留时间。通过控制药物的溶剂组成、药物浓度、药物结晶的温度、结晶的时间,达到控制药物晶体晶型和粒径的目的。晶体形貌规则,晶粒尺寸合适的药物可以使得球囊表面携带的药物快速地向病变部位转移,也可以实现药物在病变部位的缓慢释放,可以极大地提高球囊的治疗效果。如果药物晶体颗粒较大,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和血管堵塞的情况发生,同时药物的释放度也难以控制。进一步地,该文献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球囊的药物涂层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控制晶体的粒度,但该方法需要使用超声喷涂工艺,增加了生产的流程、提高了成本。
中国发明申请文献《一种药物球囊的制备方法》(公布号CN 104922735A)公布了一种简单的制备药物球囊的方法,通过该方法也可以使得药物涂层均匀、与球囊表面的亲和性好,折叠压握时涂层脱落小,药物短暂接触即可快速转移至血管壁,同时药物可以在血管壁保留较长的时间。但通过该方法获得的球囊,表面的药物涂层难以同时保持高结合度和合适的释放颗粒粒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洗脱球囊的制备方法,可以在增大药物与球囊结合力、药物涂层均匀、药效持久的基础上,控制涂层颗粒度,达到控制药物释放度的目的包括以下步骤:
(1)将球囊浸泡在无机盐水溶液1~1.5小时,取出后干燥;
(2)向药物溶液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后静置1-2分钟;然后将步骤(1)中干燥后的球囊浸没在药物溶液中1-2小时,取出球囊后干燥,即得到所述药物洗脱球囊。
具体地,所述无机盐水溶液为氯化钠-氯化镁混合水溶液或氯化钙-氯化镁混合水溶液。
具体地,所述药物溶液由药物、添加剂和溶剂组成,所述添加剂选自PVP(聚乙烯吡咯烷酮)或PVA(聚乙烯醇),所述溶剂选自甲醇或乙醇。本发明可以用于制备紫杉醇的药物洗脱球囊(即所述药物选自紫杉醇)。PVP、PVA的分子量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规格,对本发明的效果没有实质影响,具体的,分子量可以是3000~6000。
具体地,所述氯化钠-氯化镁混合水溶液中,氯化钠的浓度为15~20mg/mL,氯化镁的浓度为10~15mg/mL;所述氯化钙-氯化镁混合水溶液中,氯化钙的浓度为10~16mg/mL,氯化镁的浓度为10~15mg/mL。
具体地,所述药物溶液中,药物的浓度为40~50mg/mL,药物与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1.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巴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巴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1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羟基磷灰石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可吸收铁基骨折内固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