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前向制导的拦截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三维制导律设计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01535.1 申请日: 2017-02-23
公开(公告)号: CN106934120B 公开(公告)日: 2020-02-11
发明(设计)人: 宋申民;谭立国;司洁玉;魏喜庆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6F30/20 分类号: G06F30/20;G06F30/15
代理公司: 23109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杨立超
地址: 150001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制导 拦截 高超 声速 飞行器 三维 设计 方法
【说明书】:

基于前向制导的拦截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三维制导律设计方法,本发明涉及拦截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三维制导律设计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将实际的三维场景分解成两个正交的二维场景,导致的制导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步骤一:建立三维拦截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前向制导相对运动学模型;步骤二:根据步骤一建立的模型定义满足前向制导条件的滑模面并设计快速趋近律;步骤三:根据步骤二定义的满足前向制导条件的滑模面和设计快速趋近律,设计拦截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三维制导律;不考虑输入受限时设计拦截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有限时间自适应三维制导律;考虑输入受限时设计拦截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带有输入受限的三维制导律。本发明用于航天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前向制导的拦截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三维制导律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飞行速度快、机动性能高、隐蔽性好等特点,这给拦截高超任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性,传统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迎头式和尾追式。通常,当拦截者的速度大于目标的速度时采用尾追拦截方式。相反的采用迎头拦截。和高超飞行器目标相比,拦截导弹不再具有速度上的优势,并且,提高拦截弹的速度不仅要求成熟的技术,并且需要付出很高的经济代价。因此,传统的方法难以保证拦截精度。为了解决此问题,2004年,针对拦截高超声速飞行器,Golan(O.M.Golan and T.Shima,“Head pursuitguidance for hypervelocity interception,”Proc.of the AIAA Guidance,Navigation,and Control Conference and Exhibit,pp.16-19,2004)第一次提出了前向制导方式。按照这种拦截方式,目标和导弹之间的相对速度较小,并且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拦截弹的能量消耗。在文献(O.M.Golan and T.Shima,“Head pursuit guidance forhypervelocity interception,”Proc.of the AIAA Guidance,Navigation,and ControlConference and Exhibit,pp.16-19,2004)和(O.M.Golan and T.Shima,“Precursorinterceptor guidance using the sliding mode approach,”Proc.of the AIAAGuidance,Navigation,and Control Conference and Exhibit,pp.15-18,2005)中,作者给出了前向制导的概念以及需要满足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维滑模制律。在文献(O.M.Golan and T.Shima,“Head pursuit guidance,”Journal of Guidance,Control,and Dynamics,vol.30,no.5,pp.1437-1444,September 2007)中,提出了二维的棒棒控制器。在文献(Y.A.Zhang,H.L.Wu,Y.Liang,and J.P.Zhang,“Three-dimensional headpursuit guidance law considering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uncertain hybridcontrol system,”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vol.37,no.6,pp.1354-1361,June 2015)中,提出了考虑动态特性的二维前向制导律。但是作者并没有考虑外部干扰未知的问题。文献(L.Z.Ge,Y.Shen,Y.F.Gao,and L.J.Zhao,“Head pursuit variablestructure guidance law for three-dimensional space interception,”ChineseJournal of Aeronautics,vol.21,no.3,pp.247-251,October 2008)按照前向制导方式给出了三维变结构制导律,但是在该文献中,外部干扰上界仍然作为已知的常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15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