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0602.8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9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慧慧;朱煜鹏;于林海;黄曙光;刘显铭;顾思斌;杨伟东;潘柏宇;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H04N5/765;H04N5/2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展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52 | 代理人: | 屠长存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媒体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与系统类型对应的请求命令接口将用于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处理的请求命令转换成第一接口模块可识别的第一请求命令并发送给第一接口模块;根据第一请求命令,通过第一接口模块调用函数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使得开发的多媒体数据处理的框架可以应用于安装有不同操作系统的终端或者安装在不同操作系统终端上的客户端,基于系统的特性,充分利用系统的软硬件特性提升系统的性能,屏蔽底层实现细节,对不同的平台提供统一接口调用底层处理方法,实现跨平台,且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多媒体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多媒体是指多种媒体的综合,一般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现存很多对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文件进行处理的方法,如设置特效、人脸美化等。
在当下,终端设备上搭载的最主流的操作系统是Android、iOS或者windows等,由于不同系统差异化极大,因此,存在对于在一个系统上开发的多媒体处理功能在另一个系统上完全不适用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可对不同的平台提供统一接口调用底层处理方法,实现跨平台。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包括:通过与系统类型对应的请求命令接口将用于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处理的请求命令转换成第一接口模块可识别的第一请求命令并发送给第一接口模块;根据第一请求命令,通过第一接口模块调用函数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处理。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媒体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应用层接口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请求命令接口,所述应用层接口模块用于通过与系统类型对应的请求命令接口将用于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处理的请求命令转换成第一接口模块可识别的第一请求命令并发送给第一接口模块;第一接口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请求命令,调用函数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处理。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媒体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与系统类型对应的请求命令接口将用于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处理的请求命令转换成第一接口模块可识别的第一请求命令并发送给第一接口模块;根据第一请求命令,通过第一接口模块调用函数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处理。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和/或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和/或服务器能够执行一种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与系统类型对应的请求命令接口将用于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处理的请求命令转换成第一接口模块可识别的第一请求命令并发送给第一接口模块;根据第一请求命令,通过第一接口模块调用函数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处理。
根据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与不同系统对应的不同请求命令接口将应用层的请求命令转换成处理层接口可识别的请求命令,由处理层接口调用相关函数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处理,能够使得开发的多媒体数据处理的框架可以应用于安装有不同操作系统的终端或者安装在不同操作系统终端上的客户端,基于系统的特性,充分利用系统的软硬件特性提升系统的性能,屏蔽底层实现细节,对不同的平台提供统一接口调用底层处理方法,实现跨平台,且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多媒体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多媒体处理框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06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