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托盘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0330.1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8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兴;蔡明旺;黄志达;陈颂丰;黄佳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企业解决方案(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杨立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 组件 | ||
公开了一种托盘组件(100),包括上部托盘(102)和可释放地与上部托盘接合的下部托盘(104),上部托盘包括相对于下部托盘可旋转的至少两个辊,每个辊能够绕相对于下部托盘固定的相应旋转轴线(Q‑Q)相对于下部托盘旋转,上部托盘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126),手柄(116)附接到上部托盘并且能够相对于上部托盘绕旋转轴线(P‑P)枢转地移动,以及两个侧板(118),每个侧板接合在上部托盘的相应的两个侧壁上以进行相对移动,每个侧板包括至少一个倾斜槽(134),该倾斜槽具有开放的下端(134b),手柄能够相对于上部托盘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枢转地移动,在该锁定位置中,每个辊被接纳在相应的倾斜槽内,以防止上部托盘从下部托盘脱离,在解锁位置中,辊位于或邻近相应的倾斜槽的开放的下端,以允许上部托盘从下部托盘脱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托盘组件,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但不限于在计算机服务器中使用的托盘组件。
背景技术
在具有能够互相可释放地接合的上部CPU托盘和下部CPU托盘的计算机服务器中的常规托盘组件中,由于上部托盘的重心不位于包含上部托盘的手柄旋转轴线的平面上,从下部托盘脱离上部托盘或者将上部托盘接合到下部托盘时,需要双手操作。此外,需要安全钥匙将上部托盘的手柄锁定在打开位置,以防止挤压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经采用了一些设计,但是它们是复杂且昂贵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其中上述缺点被减轻或至少为贸易和公众提供有用的替代。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第一托盘和与所述第一托盘可释放地接合的第二托盘,其中所述第二托盘包括至少两个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托盘旋转的辊,其中每个所述辊能够绕相对于所述第二托盘固定的相应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托盘旋转,其中所述第一托盘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手柄附接到所述第一托盘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托盘绕枢转轴线枢转地移动,以及两个板,每个板接合在所述第一托盘的相应的所述两个侧壁上以用于相对移动,每个所述板包括具有开放的下端的至少一个倾斜槽,其中所述手柄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托盘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枢转地移动,在该锁定位置,每个所述辊被接纳在相应的所述倾斜槽内,以防止所述第一托盘从所述第二托盘脱离;在该解锁位置,每个所述辊位于或邻近相应的所述倾斜槽的所述开放的下端,以允许所述第一托盘从所述第二托盘脱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第一托盘和与所述第一托盘可释放地接合的第二托盘,其中所述第二托盘包括至少两个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托盘旋转的辊,其中每个所述辊能够绕相对于所述第二托盘固定的相应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托盘旋转,其中所述第一托盘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手柄附接到所述第一托盘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托盘绕枢转轴线枢转地移动,以及两个板,每个板接合在所述第一托盘的相应所述两个侧壁上,用于相对移动,每个所述板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开放的下端的倾斜槽,其中所述第一托盘的每个所述倾斜槽适于接纳所述第二托盘的相应的所述辊,其中所述手柄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托盘在升起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枢转地移动,以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托盘朝向和远离所述第二托盘移动。
附图说明
将参照附图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托盘组件,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托盘组件的透视图,其中上部托盘从下部托盘拆下;
图2是图1的托盘组件的另一透视图;
图3是图1的托盘组件的下部托盘的局部内侧视图与上部托盘的外侧视图;
图4A是图1的托盘组件的下部托盘的保持支架的前视图;
图4B是沿图4A的B-B线截取的保持支架的截面图;
图4C是图4A的保持支架的侧视图;
图4D是图4A的保持支架的透视图;
图4E是图4D的保持支架的另一透视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企业解决方案(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联想企业解决方案(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0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