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塔粉尘长大合并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0240.2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1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程旺斌;高维广;高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锅炉厂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80;B01D53/4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3209 | 代理人: | 李晓敏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粉尘 长大 合并 除尘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塔粉尘长大合并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属于烟气除尘除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燃煤电厂脱硫工艺90%以上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在脱硫塔上部安装除雾器来除雾兼除尘,随着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的不断推进,如何实现高效除尘已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目前,采用烟气协同治理技术路线来实现烟尘5mg/Nm3的超低排放越来越成为主流,该技术路线实现烟尘超低排放成功的关键就是提高湿法脱硫塔的协同除尘能力,保证脱硫塔出口烟尘满足超低排放要求;目前脱硫塔除尘主要依靠喷淋浆液的洗涤作用和机械式除雾器的分离作用;常规的机械式除雾器,是基于惯性碰撞理论对粉尘和雾滴进行去除,其分割粒径约为20μm,对粒径20μm以上的粉尘和石膏雾滴去除效率大于99%,而对粒径20μm以下的粉尘和石膏雾滴去除效率较低,使得脱硫塔出口烟气中不可避免携带大量细微粉尘和石膏雾滴,极易引发烟囱石膏雨现象。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能够有效降低脱硫塔出口烟气中的细微粉尘和石膏雾滴含量的新型除尘除雾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脱硫塔粉尘长大合并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来提高脱硫塔协同除尘能力,以解决常规机械式除雾器难以去除粒径20μm以下(尤其是PM2.5)的细微粉尘和石膏雾滴的问题。
所述一种脱硫塔粉尘长大合并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包括脱硫塔、第一级屋脊式除雾器、新型文丘里洗涤器、第二级屋脊式除雾器、第三级屋脊式除雾器和水喷淋循环系统,
水喷淋循环系统包括升气帽回水层、水喷淋层、循环水箱和循环水泵;
第一级屋脊式除雾器安装在脱硫塔内的上部,第一级屋脊式除雾器上方依次安装有升气帽回水层、新型文丘里洗涤器、水喷淋层、第二级屋脊式除雾器和第三级屋脊式除雾器;脱硫塔的外部设有循环水箱,升气帽回水层通过回水管路与循环水箱连通,升气帽回水层由多个升气帽组成;循环水箱通过循环水管路与水喷淋层连通,水喷淋层由管路和多个雾化喷嘴组成,循环水泵安装在循环水管路上。
优选的:新型文丘里洗涤器由直径相同的管束组成,管束在脱硫塔内等间距排列。
优选的:水喷淋层的雾化喷嘴布置在新型文丘里洗涤器上方,布置位置与新型文丘里洗涤器相对应,喷嘴喷射方向向下,与烟气逆流接触,喷射角度为90°~120°,喷淋的水滴粒径为100μm~300μm。
优选的:升气帽回水层位于新型文丘里洗涤器的正下方,升气帽回水层的下平面具有倾斜角度。
优选的:循环水箱安装有顶进式搅拌器,循环水箱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连通有进水管路和循环水排水管路,循环水排水管路上设有循环水排出泵。
本发明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以下效果:简单可靠、投资运行费用低,能够有效提高脱硫塔协同除尘能力,并且可以大幅降低脱硫塔出口烟气中的石膏携带量,从而彻底消除烟囱石膏雨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脱硫塔粉尘长大合并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一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一B剖视图。
图中:1-脱硫塔、2-第一级屋脊式除雾器、3-升气帽回水层、4-新型文丘里洗涤器、5-水喷淋层、6-第二级屋脊式除雾器、7-第三级屋脊式除雾器、8-循环水箱、9-循环水泵、10-循环水排出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脱硫塔粉尘长大合并除尘除雾一体化装置包括脱硫塔1、第一级屋脊式除雾器2、新型文丘里洗涤器4、第二级屋脊式除雾器6、第三级屋脊式除雾器7和水喷淋循环系统,
水喷淋循环系统包括升气帽回水层3、水喷淋层5、循环水箱8和循环水泵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锅炉厂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锅炉厂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02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工近似对数形滚子的装置及加工工艺
- 下一篇:风电叶片根部合模缝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