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温控制液晶物理凝胶及其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0176.8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3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王旭;童晓茜;马猛;施燕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0 | 分类号: | B01J13/00;C09K19/52;G02F1/13;G02F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李世玉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温 控制 液晶 物理 凝胶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温控制液晶物理凝胶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液晶物理凝胶由如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82.0‑98.9wt%的液晶基体化合物、1‑8.2wt%偶氮苯化合物、0‑9wt%紫外荧光粉(0是指不添加紫外荧光粉)以及0.1‑1.6wt%的凝胶因子,所有组分总量为100%;本发明的液晶光散射显示屏可通过体温控制开关,用于皮肤表面,图片对比度高,响应时间短,可见光下稳定时间长,制备方法简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温控制液晶物理凝胶及其制备与应用。
(二)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结构相对复杂的传统液晶显示器件由于需要偏振片,视野范围变窄,亮度和对比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而被趋于不断改进。光热双控液晶显示屏也已经问世,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防伪商标、光热传感器、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
与传统的液晶光散射显示模式相比,液晶物理凝胶中自组装纤维网络的相分离结构有利于制备无偏正片及取向膜的光散射电光显示器,能够诱导或提高液晶的光电、光化学以及电性能。
通常,光热双控液晶显示屏是通过外界光源或外界较高热量来控制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如果该外界热量来自人体皮肤表面,就可以获得智能型体温控制液晶光散射显示屏。通过皮肤热量改变显示效果,或者通过显示效果来判断皮肤热量的高低,如此制备一系列显示屏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传感、防伪等领域,拓展液晶显示屏的功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温控制液晶光散射显示屏,对比度高,响应时间短,制备工艺简单,可应用于智能材料、可穿戴材料等光散射显示领域。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制备得到了一种体温控制液晶物理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及在光散射显示屏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温控制液晶物理凝胶,所述的液晶物理凝胶由如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82.0-98.9wt%液晶基体化合物、1-8.2wt%偶氮苯化合物、0-9wt%紫外荧光粉(0是指不添加紫外荧光粉)以及0.1-1.6wt%凝胶因子,所有组分总量为100%;所述液晶基体化合物为5CB液晶;所述偶氮苯化合物为4,4-二乙氧基偶氮苯或4-二甲氨基偶氮苯;所述紫外荧光粉为下列之一:8611进口荧光粉(色相:粉红色,型号:8611,深圳市威彩翔颜料有限公司),MC-17荧光粉(色相:粉红色,型号:美国Dayglo(迪高)MC-17,深圳市华亿昌化工颜料有限公司),YD-11荧光粉(色相:粉红色,型号:YD-11,深圳市耀德圣科技有限公司),107紫外油性荧光粉(色相:粉红色,型号:107,济南市新星化工有限公司),紫外荧光粉(色相:粉红色,济南祥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所述凝胶因子为下列化合物之一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优选所述凝胶因子为凝胶因子A,所述凝胶因子A由如下式(I)、式(II)和式(III)所示化合物按质量比1:1~2:1~3组成。
进一步,优选所述凝胶因子为凝胶因子B,所述凝胶因子B由如下式(IV)和式(V)所示化合物按质量比1:5~5:1组成。
进一步,优选所述凝胶因子为凝胶因子C,所述凝胶因子C由如下式(VI)、式(VII)和式(VIII)所示化合物按质量比1:1~2:1~3组成。
进一步,优选所述凝胶因子为凝胶因子D,所述凝胶因子D为式(IX)所示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液晶物理凝胶由如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90-95wt%液晶基体化合物、4-9wt%偶氮苯化合物以及0.5-1.0wt%凝胶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01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固流化床反应器气固分离方法
- 下一篇:一种编码微球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