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雾霾口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0131.0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0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庄和宽;黄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和宽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2;A42B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储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雾霾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劳保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雾霾口罩。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在日常生活或者生产活动中通常需要使用口罩,以阻止没经过过滤的空气进入呼吸系统。目前,传统的口罩通常采用才无纺布中添加活性炭等技术路线。使用者佩戴口罩后通过口罩遮住口鼻部,以通过无纺布及活性炭对空气进行过滤。由于无纺布与人体口鼻部具有复杂形状的外部轮廓无法紧密贴合,因此存在未经过滤的空气从口罩与人体皮肤的缝隙处进入呼吸系统,从而导致口罩的过滤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现有技术中的防雾霾口罩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使用者佩戴口罩后不方便佩戴眼镜,因为口罩的上边缘会对眼镜的镜托造成一定干涉,从而导致佩戴口罩的使用者如果再佩戴眼镜后,极其容易发生眼镜掉落的问题。最后,传统的防雾霾口罩也存在过滤效果不佳的缺点。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防雾霾口罩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防雾霾口罩,以实现对空气中的雾霾等污染物进行高效过滤,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防止未经过过滤的空气从缝隙处进入呼吸系统,并避免对佩戴眼镜造成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雾霾口罩,包括:帽体,与帽体通过软管连通的眼镜,以及紧密包覆口鼻部的柔性面罩;
所述眼镜的镜腿与镜框内部形成贯通的中空通道;所述帽体内置有过滤系统及电源;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壳体,容置于壳体中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静电除尘装置、循环装置及第三过滤层;
空气在循环装置的驱动下依次通过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静电除尘装置及第三过滤层;所述过滤系统分别引出两个软管,并通过软管自镜腿接入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通入柔性面罩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面罩与镜框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柔性面罩开设有仅能够向外张开的瓣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镜腿与镜框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过滤层填充无纺布;所述第二过滤层填充弱碱盐;所述第三过滤层填充抗菌填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过滤层填充含有活性炭粒子的无纺布;所述抗菌填料选自含银离子的抗菌织物或者抗菌塑料颗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装置包括电机及被电机驱动的呈柱状的风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包括直流电机或者励磁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过滤层的厚度为5~30mm,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厚度为1~30mm,所述第三过滤层的厚度为1~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将帽体与眼镜整合为一体,并通过帽体中的过滤系统对空气进行多层过滤,提高了佩戴者的舒适度,防止未经过过滤的空气从缝隙处进入呼吸系统,并有效避免了眼镜发生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雾霾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过滤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图1与图2所示出本发明一种防雾霾口罩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防雾霾口罩,包括:帽体1,与帽体1通过软管4连通的眼镜5,以及紧密包覆口鼻部的柔性面罩7。帽体1整体透气,可被佩戴者佩戴于头部。眼镜5包括两个镜腿51以及连接镜腿51的镜框52,镜框52中嵌设有镜片53。优选的,镜片53可选用具有防雾功能的光学树脂材料制成。
眼镜5的镜腿51与镜框52内部形成贯通的中空通道50。为简化表示,图1中仅在镜腿51出示出了中空通道50,呈环状的镜框52也设有与中空通道并与镜腿51内部的中空通道50贯通。柔性面罩7与镜框52为一体式结构,并在镜框52中开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出气孔(未示出)。需要说明的是,该上述出气孔也可设置在与镜框52呈一体式结构的鼻托6附近,以向佩戴者的口鼻处输送经过过滤净化后的空气。经过该过滤系统2过滤后的空气可通过软管4通入眼镜5中,并最终从上述出气孔导出。空气在循环装置25的驱动下沿图1中箭头10的方向依次通过第一过滤层22、第二过滤层23、静电除尘装置24及第三过滤层26。该过滤系统2分别引出两个软管4,并通过软管4自镜腿51接入中空通道50,中空通道50通入柔性面罩7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和宽,未经庄和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01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