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阿司匹林检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9642.5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1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谷庆阳;居瑞军;马梦涵;郑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陈亮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阿司匹林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阿司匹林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阿司匹林(简称APC),又称乙酰水杨酸,是一类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另外,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而用于防治冠心病,也可用于降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但是,对于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检测手段还比较少。因此开发一种灵敏度高的检测阿司匹林药物的方法非常重要。荧光探针法可通过发出荧光信号响应来进行识别,将识别信息转换为荧光基团的改变,如荧光增强或减弱、光谱移动、荧光寿命变化等,稀土离子由于具有独特的4f电子跃迁特性及丰富的能级,可广泛应用于磁学、医学、催化、发光材料等领域,是荧光分析中最常用的探针技术。
传统测量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化学发光法等,在灵敏度和选择性上都有些局限,而目前常用的新型荧光探针方法也存在操作繁琐,实验条件苛刻,检测稳定性差,样品使用循环性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阿司匹林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无机层状材料提供的保护环境,在保护药物分子的同时实现对阿司匹林药物的检测,提高检测灵敏性,开发出性能优良的荧光探针。
一种实现阿司匹林检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层状铽氢氧化物LTbH;
以所合成的层状铽氢氧化物为前躯体,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在其层间插入阿司匹林,形成复合体;
利用所述阿司匹林与所述层状铽氢氧化物层板作用来增强稀土Tb3+的发光,实现对所述阿司匹林的检测,发挥荧光探针的作用。
所述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层状铽氢氧化物LTbH的过程具体为:
将1-2mmol的Tb(NO3)3·6H2O,13-26mmol的NaNO3,1-2mmol的HMT溶于80-160mL的排气水中;
再通入N2五分钟,于90℃的水热下反应12-24h;
然后抽滤,用蒸馏水洗涤3-4次,于真空下干燥24h后得到层状铽氢氧化物LTbH。
所述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在其层间插入阿司匹林,形成复合体的过程具体为:
将所合成的0.05-0.10g的LTbH分散于75-150mL的去离子水中;
再加入5-10mL含3倍摩尔量阿司匹林APC的钠盐溶液;
再转入100mL的反应釜中,于70-100℃下反应12-24h;
采用去离子水洗涤,于真空下干燥24h后,得到所述复合体。
所述层状铽氢氧化物的层板可作为阿司匹林的载体。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上述方法利用无机层状材料提供的保护环境,在保护药物分子的同时实现对阿司匹林药物的检测,提高检测灵敏性,开发出性能优良的荧光探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实现阿司匹林检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LTbH前驱体的XRD曲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得到的复合体的XRD曲线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所得到的复合体的FT-IR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得复合体的发射光谱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实现阿司匹林检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层状铽氢氧化物LTbH;
在该步骤中,具体合成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96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