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滤‑多效蒸馏耦合处理海水淡化浓水制饱和盐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9359.2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0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齐春华;韩克鑫;吕宏卿;赵河立;吕庆春;冯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06 | 分类号: | C02F1/06;C01D3/06;C01D7/00;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19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滤 蒸馏 耦合 处理 海水 淡化 浓水制 饱和 盐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淡化浓水利用和纯碱生产用饱和盐水制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通过纳滤和多效蒸馏相结合,处理海水淡化排放的浓水,制备饱和盐水,供应纯碱生产的一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海水及苦咸水淡化作为一种淡水资源增量技术,不受气候影响,可提供全天候稳定供水,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淡水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淡化得到淡水的同时也会产生浓水(质量浓度约为7%),通常来说,生产1吨淡水,就会排放1.2吨浓水。浓水由于其盐度、温度和成份与天然水体存在差异,直接排放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潜在风险。为了尽可能减少环境风险,目前通行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干预后排放,比如通过与电厂冷却水或市政废水混合稀释后排放,以及通过优化排放口设计,强化浓水扩散,减小排放口附近的盐浓度;二是资源化利用,就是将浓水浓缩制盐,提取其中的盐,最大限度减排,甚至实现零排,比如将浓水排至蒸发池晒盐,或者真空制盐。由于晒盐需要占用大面积土地,真空制盐又耗能较高,二者的经济效益都不显著。因此,目前大型淡化厂浓水资源化利用的案例并不多,直接排放仍是主流。
纯碱NaC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印染、纺织、冶金等行业。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纯碱生产国与消费国,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0%。饱和盐水是纯碱生产的主要原料,每吨纯碱需要消耗约5.7吨饱和盐水(含1.5吨盐+4.2吨水)(氨碱法)。目前,纯碱生产中的饱和盐水主要是通过海水或卤水直接化盐(将工业盐溶解于水中),然后精制得到。传统化盐工艺流程长、占地大、添加药剂量多、需外购大量工业盐、已成为制约纯碱行业产业升级的关键。因此,如何获取廉价的饱和盐水,降低纯碱生产成本,已成为提高碱厂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方向。
淡化浓水的主要成份是NaCl,如果将其浓缩,制取饱和盐水,用于纯碱生产,则可以降低淡化厂浓盐水外排产生的环境风险,还可减少碱厂外购工业盐量、节约生产成本。此外,避免了盐的结晶(海水制盐)/溶解(海水化盐)重复操作、以及盐的运输,减少环境足迹,节约土地使用,提高综合经济环境效益。
目前,对淡化浓水以及卤水的浓缩,基本以制固体盐为目标,这就需要将盐水混合物中盐和水彻底分开,也就意味着很高的能耗。纯碱生产中需要用到大量饱和盐水(质量浓度约26%)。因此亟需一种获取廉价的饱和盐水,降低纯碱生产成本的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纳滤-多效蒸馏耦合处理海水淡化浓水制饱和盐水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纳滤-多效蒸馏耦合处理海水淡化浓水制饱和盐水系统,包括纳滤装置1和多效蒸馏装置2,所述纳滤装置通过纳滤产水管6与多效蒸馏装置连接;纳滤装置包括高压泵4和纳滤膜组件3,来自海水淡化装置的淡化浓水管7依次与高压泵4和纳滤膜组件3连接,纳滤膜组件3连接有纳滤排水管5和纳滤产水管6。
纳滤膜组件3至少一个,多个纳滤膜组件为并联连接、串联连接或并串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93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