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节构造活动强度的定量描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9351.6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1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趁义;张秋实;王宝言;曹爱锋;孙远峰;隋青林;李孝军;封东晓;左丽伟;于民凤;陈丽;李莉;刘佳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构造 活动 强度 定量 描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节构造活动强度的定量描述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确定与调节构造带相关的主断层或主构造的分布特征;步骤2,确定与调节构造带相关的主断层或主构造的活动强度;步骤3,根据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确定各关键时期调节构造带在平面上的几何特征;步骤4,结合步骤3得到的结果确定调节构造带参与形变的地质体体积;步骤5,根据步骤2和步骤4得到的结果,计算得出表征调节构造带活动强度的参数,即调解率。该方法反映了调节构造的活动性,表征其在不同地质时期,不同构造位置的活动强度特征,对指导类似构造位置的油气勘探具有深远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调节构造带活动强度的定量化描述方法。
背景技术
调节构造带地质结构复杂,相关的研究较少,目前有横向伸展量和纵向伸展率这两个概念,是从调节构造的变形程度上对其进行定量化的研究,并未与相关的地质体活动程度相关联,不能清晰的描述调节构造带地质体的活动强度。在实际工作中除了需要表征调节构造的变形程度,还需要与构造活动强度相结合,为此发明了一种调节构造活动强度的定量化描述方法,即调节率,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构造活动强度的定量化描述方法,达到量化标准,建立适用于各类调节构造的活动强度定量化描述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调节构造活动强度的定量描述方法,该调节构造活动强度的定量描述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确定与调节构造带相关的主断层或主构造的分布特征;步骤2,确定与调节构造带相关的主断层或主构造的活动强度;步骤3,根据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确定各关键时期调节构造带在平面上的几何特征;步骤4,结合步骤3得到的结果确定调节构造带参与形变的地质体体积;步骤5,根据步骤2和步骤4得到的结果,计算得出表征调节构造带活动强度的参数,即调解率。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根据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对盆地断层的构造样式和组合特征进行分析,并建立盆地静态模型,针对调节构造带所涉及的各构造带和断层进行分析,得到各构造带和断层在各个关键时期的平面分布特征,同时重点对盆地静态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各构造带和断层的动态演化分析结果。
在步骤2中,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主断层与主构造的分布特征,明确构造与断层的形成机制;通过平衡剖面分析、盆地静态模型分析和构造应力场模拟,对表征关键时期内的断层活动性的参数进行求取,求取的参数包括表征垂向活动性的断层平均古落差,表征平面活动性的伸展率以及表征走滑盆地内走滑活动性的走滑量。
在步骤3中,进行调节构造带几何学特征分析,包括:对各反射层调节构造带进行分级、对调节构造涉及的断层进行倾向和走向的统计、对调节构造带的平面-剖面构造样式进行分析、对调节构造的类型进行划分、成图。
在步骤4中,得到调节构造带参与形变的地质体在平面与纵向上的分布特征,通过数学手段对该地质体进行合理的简化,从而得到易于计算的参与形变的地质体体积。
在步骤4中,将参与形变的地质体简化为横截面为椭圆形的柱状体,其长轴长度为断层端点之间的距离L,半短轴长度随应力背景而变化,在同一地质历史时期内可视为是常值a,圆周率值为π,因此其截面积S=π·a·L/2,该地质柱状体的高度为研究需要的地层单元厚度h,从而得到参与形变的地质体体积V,
V=S·h=h·π·a·L/2 (1)
其中,V—参与形变的地质体体积;S—椭圆截面的截面积;
h—研究需要的地层单元厚度h;π—圆周率;
a—椭圆截面的半短轴长度;L—椭圆截面的长轴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9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