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蚜虫的饲养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99350.1 申请日: 2017-02-23
公开(公告)号: CN106689070A 公开(公告)日: 2017-05-24
发明(设计)人: 武德功;杜军利;余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科技学院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A23K10/37;A23K50/90
代理公司: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53113 代理人: 张玺
地址: 233199 ***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玉米 蚜虫 饲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玉米蚜虫的饲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玉米蚜虫的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蚜虫又称蜜虫、腻虫等,多属于同翅目蚜科,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病毒病并招来蚂蚁危害等。

蚜虫——繁殖最快的昆虫,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隶属于半翅目(原为同翅目Hemiptera),包括球蚜总科Adelgoidea和蚜总科Aphidoidea。蚜虫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很少。世界已知约4700余种,中国分布约1100种。前翅4~5斜脉,触角次生感觉圈圆形,腹管管状的蚜虫。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

蚜虫体小而软,大小如针头。腹部有管状突起(腹管),蚜虫具有一对腹管,用于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御液,成份为甘油三酸脂,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生活史复杂,无翅雌虫(干母〔stem mother〕)在夏季营孤雌生殖,卵胎生,产幼蚜。植株上的蚜虫过密时,有的长出两对大型膜质翅,寻找新宿主。夏末出现雌蚜虫和雄蚜虫,交配后,雌蚜虫产卵,以卵越冬,最终产生干母。温暖地区可无卵期。蚜虫有蜡腺分泌物,所以许多蚜虫外表像白羊毛球。可用农药或天敌(瓢虫、蚜狮、草蛉等)防治。蚁保护蚜虫免受气候和天敌危害,把蚜虫从枯萎植物转移到健康植物上,并轻拍蚜虫以得到蜜露(蚜虫分泌的甜味液体)。

在对蚜虫研究中,往往需要进行蚜虫的培育,先采用玉米雄穗进行蚜虫的培育,可以使得蚜虫的生长更加良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蚜虫的饲养方法,该玉米蚜虫的饲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培养基体的准备,采用玉米雄穗作为培养基体,将玉米雄穗获取后放入到经过消毒的洁净玻璃器皿中,同时向玉米雄穗上喷洒水雾,当玉米雄穗表面均匀附着水珠即可;

S2:玉米蚜虫培育,将获取的玉米蚜虫移入到步骤S1中的器皿中的玉米雄穗上,同时需要将玉米蚜虫均匀分布在玉米雄穗上;

S3:将放置有玉米蚜虫的玻璃器皿放入到培养箱中,培养箱为通气流畅的箱体,同时箱体内的温度可控,将箱体内的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同时需要向箱体内喷洒水雾,保持箱体内的湿度不低于70%;

S4:玉米雄穗剩余量的监测,实施观测玉米雄穗被蚜虫吃食后的剩余量,当玉米雄穗的剩余量小于原先放入量的三分之一后需要更换玉米雄穗,将未食用的玉米雄穗对食用后的玉米雄穗进行替换,使得玉米蚜虫在新放入的玉米雄穗上继续培育;

S5:循环步骤S4进行玉米蚜虫的连续培育。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培养箱为透明材质制成,且培养箱外壁上设有遮光布帘,在不影响通气的状况下可以有效地控制培养箱内的光线强度。

优选的,所述S4中更换玉米雄穗后同样需要对玉米雄穗上喷洒水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玉米雄穗饲养玉米蚜虫,玉米雄穗的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糖分和氨基酸,有利于蚜虫的生长,同时采用有效科学的培育方法可以提高对玉米蚜虫的培养效果,使得玉米蚜虫生长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玉米蚜虫的饲养方法,该玉米蚜虫的饲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培养基体的准备,采用玉米雄穗作为培养基体,将玉米雄穗获取后放入到经过消毒的洁净玻璃器皿中,同时向玉米雄穗上喷洒水雾,当玉米雄穗表面均匀附着水珠即可;

S2:玉米蚜虫培育,将获取的玉米蚜虫移入到步骤S1中的器皿中的玉米雄穗上,同时需要将玉米蚜虫均匀分布在玉米雄穗上;

S3:将放置有玉米蚜虫的玻璃器皿放入到培养箱中,培养箱为通气流畅的箱体,同时箱体内的温度可控,将箱体内的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同时需要向箱体内喷洒水雾,保持箱体内的湿度不低于70%;

S4:玉米雄穗剩余量的监测,实施观测玉米雄穗被蚜虫吃食后的剩余量,当玉米雄穗的剩余量小于原先放入量的三分之一后需要更换玉米雄穗,将未食用的玉米雄穗对食用后的玉米雄穗进行替换,使得玉米蚜虫在新放入的玉米雄穗上继续培育;

S5:循环步骤S4进行玉米蚜虫的连续培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93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