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0级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8638.7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3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邱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长安粘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2/40 | 分类号: | C08G12/40;C08G12/38;C09J161/32;C09J199/00;C09J11/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宋静娜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0 三聚 改性 脲醛树脂 胶黏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0级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所述E0级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采用尿素三批投料、三聚氰胺三批投料的方式制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E0级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以及E0级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本发明是通过多次投料的方式改变了脲醛树脂内在分子结构的排布,并通过在把所制成的树脂加入调胶机中,同时加入消醛剂、增强剂、酸性固化剂和工业面粉搅拌至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胶料,并把所得到的混合胶料用于实木复合地板的生产,可达到缩短热压周期,在压力、温度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热压时间由常规的70‑90秒/mm缩短至30‑35秒/mm,大大提高了热压机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制得的板材甲醛释放量达到超E0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黏剂,具体涉及一种E0级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造板工业高速发展,是世界人造板生产、消费和进出口贸易的第一大国。2015年,我国人造板总产量达到2.87亿立方米,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胶合板产量达1.655亿立方米,特别地实木复合地板用胶合板也是异军突起,在国内装修装饰市场和出口方面有着喜人的表现。同样的,人造板用胶量也大幅度增长,由于脲醛树脂是在合成树脂中价格最低廉的品种,作为木材胶黏剂具有胶接性能优良、工艺操作性能好、无色等特点,成为室内用胶接材料制品的主要胶种,占人造板用胶量的90%以上。在实木复合地板用胶合板的生产中,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已取代高成本的酚醛树脂用于生产E0及超E0级(日本标准F☆☆☆☆级)的板材,高性能环保型脲醛胶市场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环境安全意识的提升,我国于2002年1月正式公布实施GB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强制标准,尤其是在美国加州CARB法案、欧洲的REACH法规都对木制品的甲醛释放量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之后,形成了制造贸易壁垒,影响到了我国木制品的出口,特别是实木复合地板的出口。从技术角度看,我国已开发出E1级产品生产技术,但E0级产品生产技术还不是很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为达到降醛目的致使胶水中游离尿素过多,三聚氰胺反应不充分,板材胶合性能达不到国标和国外标准;b.制品的甲醛释放量不稳定,同一批次产品,甲醛释放量时高时低,存在质量隐患和贸易风险;c.制品生产周期长,设备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下,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影响制品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E0级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E0级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六次甲基四胺、聚乙烯醇和水加入pH为8.0~8.5的甲醛溶液中,控制温度为45~47℃;
(2)、加入第一批三聚氰胺,控制温度为52~54℃,控制pH≥6.5,加入第一批尿素,升温至90~94℃,控制pH为7.5~7.8;
(3)、控制温度为90~94℃,控制pH≥7.0至粘度为90~130mPa.s,降温并迅速加入碱,调节pH至8.5~9.0,加入第二批三聚氰胺,控制温度为85~87℃,反应至釜内反应液转清,检查pH为8.0~8.5;
(4)、加入第三批三聚氰胺,在82~85℃温度下继续反应至粘度为150~180mPa.s,降温并迅速加入碱,调节pH至8.5~9.0,降温过程中每隔5分钟检测 pH=7.5~8.0;
(5)、降温至74~76℃,加入第二批尿素和玉米淀粉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长安粘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长安粘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86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