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趋高扬程真空降水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6617.1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生;林长荣;李兆;高大京;刘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联环境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林炜 |
地址: | 20044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趋高 扬程 真空 降水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趋高扬程真空降水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真空泵、降水井、密封盖、多孔管和连通管,所述降水井井口通过井口密封盖密封,所述降水井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多个能级跳跃器,能级跳跃器之间通过多孔管连接,第一个能级跳跃器通过多孔管连接位于降水井井口上部的真空泵,最后一个能级跳跃器通过多孔管连接与大气连通的连通管。该装置结构简单,动力机械设备均置于降水井井外,安装便捷成本低,大大减少了设备损耗速率,有效提升了真空降水设备的扬程,大幅度减少现场电源线及水管管路,减少了基坑开挖施工难度,利于施工安全,大幅度减少用电成本及人力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地下水的降水方法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坑工程中的降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因开挖深度深,土层含水量大,渗透性较差,为给深基坑工程提供干燥并安全的施工环境,一般采用管井降低含水层中的水位或含水量,其传统设备为真空泵和潜水泵,通常1口井设置1台潜水泵,3口井设置1台真空泵,该技术前期设备投入多,因水质等原因潜水泵损耗大,运行检查及维护成本高,耗电量大,同时因水泵管、抽气管和电源线均要穿过降水井密封盖,影响了降水井井内的真空效果,影响最终的抽水效果,另因现场电源线及水管管路多,对安全文明施工也带来较多不便。
目前市场上只利用真空泵抽水的装置真空效率低,对于超过10m以上的深井适用性较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气趋高扬程真空降水方法及装置,真空泵抽气形成负压真空抽水,能级跳跃器通过汽水分离及多孔射流装置将能级跳跃器内的地下水进行二次抬升,进而提高抽水装置的扬程,连通管与大气连通,使得多孔管内地下水形成水汽混合物,进一步提高真空抽水扬程,同时多孔管内的抽气作用,也使得降水井井内的空气被抽走,进而形成真空,土层中的重力水在重力及真空负压作用下不断流入降水井,进而更高效的达到地下水水位及含水量下降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气趋高扬程真空降水装置及方法,其目的是解决普通真空抽水扬程不够的问题,解决施工现场降水设备及管线复杂的问题。该装置结构简单,动力机械设备均置于降水井井外,安装便捷成本低,大大减少了设备损耗速率,有效提升了真空降水设备的扬程,大幅度减少现场电源线及水管管路,减少了基坑开挖施工难度,利于施工安全,大幅度减少用电成本及人力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趋高扬程真空降水装置,包括真空泵、降水井、井口密封盖、多孔管和连通管,所述降水井井口通过井口密封盖密封,所述降水井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多个能级跳跃器,能级跳跃器之间通过多孔管连接,第一个能级跳跃器通过多孔管连接位于降水井井口上部的真空泵,真空泵抽气形成负压真空抽水,通过多个能级跳跃器将地下水进行多次抬升,进而提高抽水装置的扬程,最后一个能级跳跃器通过多孔管连接与大气连通的连通管,使得多孔管内地下水形成水汽混合物,进一步提高真空抽水扬程;同时多孔管内的抽气作用,使得降水井井内的空气被抽走,进而形成真空,土层中的重力水在重力及真空负压作用下不断流入降水井,进而使地下水水位及含水量下降。
所述能级跳跃器由密封盖、密封箱、多孔射流管和水气分离管组成,所述多孔射流管穿过密封盖置于密封箱内,所述水气分离管穿过密封箱底板置于密封箱内,所述多孔射流管和水气分离管分别通过连接环连接多孔管。
一种采用气趋高扬程真空降水装置进行真空降水方法,首先开启真空泵, 使多孔管和能级跳跃器中形成负压将降水井内地下水、气体排出,并通过连通管将气体循环排出,其中,由最底下的多孔管将降水井内地下水及气体排至最后一个能级跳跃器中,再依次利用上级的能级跳跃器及多孔管将深部地下水及气体外排至降水井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以真空泵为动力源,借助能级跳跃器,将降水井井内水位深度超过10m及以上的井抽水至地面;
2.设备简单,无需潜水泵及其相应措施,节能明显;
3.场区内管线大幅度减少,确保降水的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联环境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联环境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66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