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薯淀粉加工废料的回收加工方法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6264.5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0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王轶;郑丹;赵明明;周明;陈全秀;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金悦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14 | 分类号: | C07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441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淀粉 加工 废料 回收 方法 工艺 | ||
一种薯淀粉加工废料的回收加工方法及工艺,其涉及淀粉加工领域。其中,薯淀粉加工废料的回收加工方法是利用发酵技术将薯淀粉加工废料中的淀粉去除来提取其中的可溶蛋白的,具体地是通过酵母菌新陈代谢产生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转化为葡萄糖,进而再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最后,淀粉及其转化的葡萄糖被酵母菌消耗殆尽,剩余的可溶性蛋白及纤维素即为薯淀粉加工废料的回收加工产物;包括以上薯淀粉加工废料回收加工方法的回收加工工艺,不但能够降低薯淀粉加工废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能够提高物质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淀粉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薯淀粉加工废料的回收加工方法及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薯淀粉加工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据调查,目前全国淀粉生产企业2000多家,马铃薯的年加工总量高达800多万吨,其中马铃薯淀粉年加工能力达120多万吨。马铃薯淀粉生产工艺中主要有三种产品:主产品为薯淀粉,副产品为薯渣及生产废水。其中薯渣的处理工艺非常简单且不易造成污染,薯淀粉废水由于含有大量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和糖类等,还含有一些淀粉颗粒、纤维素及钾、磷、钙等营养物质,需经过废水处理工艺处理后,方可排放。
然而,由于薯淀粉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高且呈弱酸性,因此,目前关于薯淀粉废水处理采用普通的生化处理法难度较大。另外,即使是将薯淀粉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但这不仅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水污染,而且也是对物质能源的一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薯淀粉加工废料的回收加工方法,其能够对薯淀粉废料进行二次再利用,有效地提取其中的各种成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薯淀粉加工废料的回收加工工艺,其能够降低薯淀粉加工废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出一种薯淀粉加工废料的回收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对薯淀粉加工的废水进行第一次发酵,得到第一次发酵培养液;向第一次发酵培养液中添加酵母处理废水,进行第二次发酵,得到第二次发酵培养液;对第二次发酵培养液进行第三次发酵,并在第三次发酵的过程中持续补糖;待第三次发酵结束后,停止补糖,并进行第四次发酵。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薯淀粉加工废料的回收加工工艺,其包括上述的薯淀粉加工废料的回收加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薯淀粉加工废料的回收加工方法及工艺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发酵的方式对薯淀粉加工废水中的可溶蛋白进行提取,提高了薯淀粉加工废料的回收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薯淀粉加工废料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薯淀粉加工废料的回收加工方法及工艺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薯淀粉加工废料的回收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薯淀粉加工的废水进行第一次发酵,得到第一次发酵培养液。
具体地,将薯淀粉加工的废水加入到发酵罐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溶氧量进行第一次发酵,并得到第一次发酵培养液。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酵培养液的制备主要是为了后续发酵处理过程提供良好的发酵环境和培养基基体溶液。
进一步地,为了保持第一次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第一次发酵的发酵温度为27-28℃,优选的为27.5℃。需要说明的是,27.5℃的发酵温度能够为发酵过程提供最佳的发酵环境,有助于微生物的活动;过高或过低的发酵温度均会影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进而影响微生物对薯淀粉加工废水中糖类物质的分解和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金悦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未经湖北金悦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62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桃粕蛋白的提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淮阴苜蓿蛋白的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