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够降低土壤结块的缓释复合肥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6050.8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8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朱现章;周楠;吴英俊;姚国强;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丹徒区艺之林林果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7 | 代理人: | 伍见 |
地址: | 212125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降低 土壤 结块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够降低土壤结块的缓释复合肥。
背景技术
缓释氮肥是肥料养分释放速率远小于速溶性氮肥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分的释放速率,缓释氮肥是由化学或物理法制成的、能降低产品溶解度、延缓养分释放速率、可供植物持续吸收利用的氮肥。一般将缓释氮肥分为两类:一是合成的有机长效氮肥,主要包括尿素甲醛缩合物、尿素乙醛缩合物以及少数酰胺类化合物;二是包膜氮肥,在颗粒表面包上一层或数层半透性或难溶性的其它薄层物质而制成的肥料,常采用的包膜材料有硫磺、树脂、聚乙烯、石蜡、沥青、油脂、磷矿粉、钙镁磷肥等。这些产品在提高氮肥利用率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因生产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而未能被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提高氮肥利用率,减轻因施氮肥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节约能源,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开发增产效果明显、肥效持续长、成本低、原料环保、投资少、生产简单的新型能够降低土壤结块的缓释复合肥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土壤结块的缓释复合肥,既能满足高产施肥的需要,又能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改良土壤。
本发明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能够降低土壤结块的缓释复合肥,其原料按重量份计算包括:
复合肥料550-750份;
缓释氮肥400-500份;
复合肥料中N∶P2O5∶K2O=1∶(1.3-2.3)∶(0.8-1.7),复合肥料内含硝态氮1%-3%;
缓释氮肥按重量份计算包括:
尿素550-650份;
氯化铵10-130份;
硫酸铵30-90份;
氯化亚铁10-20份;
磷酸二氢钾40-50份;
聚乙烯醇3-5份;
膨润土30-60份;
生化黄腐酸30-60份;
螯合态锌15-40份;
1-萘乙酸0.3-0.7份;
包膜缓释剂120-240份;
所述包膜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重量份加入水150-180份、聚乙烯醇10-25份、羧甲基纤维素5-9份和木质素磺酸钠4-7份,加热至75-85℃搅拌30-40min;
2、向所述搅拌后的混合料按重量加入纳米碳6-8份、纳米海泡石粉3-7份、桉叶油4-6份、烟草液2-3份、三聚磷酸钠3-5份、乳化剂1-2份,在1800-2500rpm的转速下高速分散20-35min;
3、继续升温至90-95℃,按重量份加入聚醋酸乙烯乳液5-10份、丙二醇苯醚2-3份、十二碳醇酯1-2份,搅拌均匀即得。
进一步地,复合肥料粒径为3-4mm;缓释氮肥粒径2-3mm。
进一步地,膨润土细度≥320目。
进一步地,生化黄腐酸细度≥180目。
进一步地,螯合态锌分子式为Na2ZnEDTA,含Zn≥1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既能满足高产施肥的需要,又能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改良土壤,效果十分理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能够降低土壤结块的缓释复合肥,其原料按重量份计算包括:
复合肥料550份;
缓释氮肥400份;
复合肥料中N∶P2O5∶K2O=1∶1.3∶0.8,复合肥料内含硝态氮1%;
缓释氮肥按重量份计算包括:
尿素550份;
氯化铵10份;
硫酸铵30份;
氯化亚铁10份;
磷酸二氢钾40份;
聚乙烯醇3份;
膨润土30份;
生化黄腐酸30份;
螯合态锌15份;
1-萘乙酸0.3份;
包膜缓释剂120份;
所述包膜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重量份加入水150份、聚乙烯醇10份、羧甲基纤维素5份和木质素磺酸钠4份,加热至75℃搅拌40min;
2、向所述搅拌后的混合料按重量加入纳米碳6份、纳米海泡石粉3份、桉叶油4份、烟草液2份、三聚磷酸钠3份、乳化剂1份,在1800rpm的转速下高速分散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丹徒区艺之林林果专业合作社,未经镇江市丹徒区艺之林林果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60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