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氟氯氰菊酯的增效杀螨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4851.0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7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露;杨梓轩;马梦林;杨维清;赵正权;刘家琴;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3/08 | 分类号: | A01N53/08;A01N43/828;A01P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氟氯氰菊酯 增效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效杀螨组合物,以N‑(5‑叔丁基‑1,3,4‑噻二唑‑2‑基)‑N'‑(2,6‑二取代吡啶‑4‑基)‑N,4‑二甲基‑1,2,3‑噻二唑‑5‑甲脒类化合物(TDCA)和氟氯氰菊酯为有效成分,与农药中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共同组成,其中TDCA和氟氯氰菊酯重量优选比例为1:1至1:20。通过室内实验和田间药效实验,表明两种有效成分组合后无拮抗现象,并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对作物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杀螨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含氟氯氰菊酯和N-三取代-1,2,3-噻二唑-5-甲脒类化合物的杀虫杀螨组合物,属于农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氟氯氰菊酯属含氟高效广谱性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由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研制。氟氯氰菊酯化学式C22H18Cl2FNO3,CAS登录号68359-37-5,结构式如式1所示。氟氯氰菊酯化学名称:α-氰基-4-氟-3-苯氧基苄基-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醋,英文名称:α-cyano-4- fluoro-3-phenoxybenzyl-3-(2,2-dichlorovinyl)-2,2-dimethylcyclopanecarboxylate,英文简称Cyfluthrin。氟氯氰菊酯纯品熔点59-60°C,难溶于水,较易溶于氯仿、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具有很好的触杀和胃毒作用,能有效地防治粮油作物(如玉米、小麦、花生、大豆等)和经济作物(如果树、烟草和蔬菜等)上的鞘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棉红铃虫、烟芽夜蛾、棉铃象甲、首楷叶象甲、菜粉蝶、尺蟆、苹果蠢蛾、菜青虫、小菜蛾、马铃薯甲虫、蚜虫、玉米螟、桃小食心虫、地老虎等。对害螨的各个阶段,包括卵、若螨、成螨均有效,且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柑橘全爪螨、锈礕虱、茶黄螨、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等害螨均有很好防效,可用于柑桔、苹果、葡萄等果树的螨害治理。氟氯氰菊酯原药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雌性为126 mg/kg,雄性为68.l 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雌雄动物均大于2150 mg/kg。5.7%氟氯氰菊酯乳油大鼠经口LD50雌性为2330 mg/kg,雄性为3160 mg/kg。对于除虫菊醋的作用机制,在许多具体方面尚有不同意见,存在争论。但一般认为,除虫菊酯对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它器官组织(主要是肌肉),同时起作用。由于药剂通常是通过表皮接触进入,因此,先要到影响的是感觉器官及感觉神经元。但并不是说主要的作用靶标部位就是周围神经系统。对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影响是轴突传导的改变与阻断。但尚不能肯定是药剂直接对轴突起作用,或是通过抑制“外Ca2+ATP酶”而起作用;甚至于轴突传导改变是否起源于感觉神经元的冲动发生区,也难以有定论。总之不论是哪种改变,结果都一样,先发生一系列重复后放,然后轴突传导受阻。到轴突传导将完全阻断时,重复后放已不规则,时断时续逐渐进入麻痹期。另一个引起麻痹的原因,有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特殊部位,在这时被药剂所作用,而发生了某些尚不明了的改变或损伤。此外,重复后放之后,产生了神经毒素,它们也可能引起麻痹。但是,死亡的原因除了上述三方面引起麻痹因素(即中枢神经系统某一部位受破坏,神经传导受阻及神经毒素的产生)之外,还有其它组织器官病变的次要作用,这些病变也可能是由于细胞膜渗透性改变所引起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4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成年柑橘树移栽快速生长的处理剂
- 下一篇:一种含有双丙环虫酯的杀虫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