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化锆晶须改性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4698.1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2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智;周璇;赵志刚;石郭戈;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C04B35/81;C04B35/622;C04B35/5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 锆晶须 改性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锆晶须改性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碳化锆晶须改性碳/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首先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在碳纤维表面沉积热解碳保护层,再采用微波水热法将ZrC前驱体引入C/C复合材料预制体中,然后将ZrC前驱体转变为ZrC晶须,之后再采用化学气相沉积进行致密化,最终得到ZrC晶须改性C/C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为碳锆两相材料,无其他杂质,ZrC晶须在C/C复合材料内分布均匀,ZrC晶须的长径比大,能与碳基体形成良好的机械互锁,晶须与晶须之间的界面结合良好,从而改善了碳纤维和碳基体的界面结合,显著提高了C/C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碳化锆(ZrC)晶须改性碳/碳(C/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C复合材料因具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而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例如:高强度、高比模量、低密度、高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耐烧蚀、抗热震性能好、尤其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强度不降反升,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喷管及喉衬、飞机刹车盘、飞机的端头帽和机翼前缘的热防护系统等。C/C复合材料在无氧环境中有许多优异的高温性能,但C/C复合材料在370℃的有氧环境中就开始氧化,在2000℃就严重氧化,从而影响它的使用。大量研究表明,向C/C复合材料中引进ZrC超高温陶瓷可以显著改善其抗氧化抗烧蚀性能。但传统的制备方法如液相浸渍和高温熔融浸渍等,采用低密度C/C复合材料为骨架,通过循环浸渍裂解或高温熔融浸渍的方式引入的陶瓷相,这些方法虽然改善了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抗烧蚀性能,但制备的陶瓷相粒径一般较大,在碳基体中分布不均匀易团聚,导致碳纤维与碳基体的界面结合变差,从而会影响ZrC改性C/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所以开发新型制备工艺制备特殊形貌的陶瓷相,实现陶瓷相均匀弥散分布,改善碳纤维和碳基体的界面结合从而提高C/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1“沈学涛,李伟.C/C-Zr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15,30(5):459-466”公开了一种C/C-Zr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密度为0.2g/cm3的针刺碳毡为材料骨架,采用氧氯化锆水溶液浸渍碳毡,再结合化学气相沉积法和高温石墨化工艺制备得到了ZrC改性的C/C复合材料,当ZrC含量为12.08wt%时,其弯曲强度为42.5MPa,比未改性时提高了70%,但该方法需要2500℃的高温石墨化处理,所制备的ZrC陶瓷相为纳米级、微米级和亚微米级颗粒,颗粒在碳基体中呈偏聚态分布,纳米和微米级的颗粒间结合较弱,导致碳纤维-碳基体的界面结合减弱,在微米级颗粒含量较高的密集碳纤维区域,碳纤维-碳基体的界面结合进一步减弱,不利于材料力学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文献2“杨鑫,苏哲安,黄启忠,等.ZrC质量分数对C/C-Zr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2013,44(2):508-514”公开了一种ZrC改性C/C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体改性技术将ZrC引入C/C复合材料中,再结合化学气相沉积和高温石墨化工艺制备了C/C-ZrC复合材料,当ZrC的质量分数为12.89wt%,其弯曲强度为100.60MPa~120.20MPa,但该方法所制备的复合材料需要在2000℃热处理,其中ZrC陶瓷相为纳米级颗粒,呈偏聚态的形式分布在碳基体中。
已公开的C/C-ZrC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中,制备温度都在2000℃以上,所制备的ZrC为纳米、微米、亚微米级颗粒,颗粒间界面结合较弱,导致碳纤维-碳基体的界面结合减弱,并且ZrC颗粒在碳基体中以偏聚态的形式存在,分布不均匀,导致碳纤维-碳基体的界面结合减弱,影响C/C-Zr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46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钛铁渣为主料的隔热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陶瓷釉下堆彩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