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绝缘轨卡及绝缘轨距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4632.2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8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杰;马金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庆杰 |
主分类号: | E01B5/16 | 分类号: | E01B5/16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003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 轨距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绝缘轨卡及绝缘轨距杆,所述绝缘轨卡包括本体绝缘轨卡、内嵌绝缘轨卡;所述的绝缘轨距杆包括绝缘轨卡、杆体、螺母,所述绝缘轨卡为本体绝缘轨卡或内嵌绝缘轨卡,所述杆体为两端带有螺纹的金属杆;螺母、弹簧垫圈、平垫圈、绝缘轨卡依次安装在杆体两端的里侧,再将绝缘轨卡、平垫圈、弹簧垫圈、螺母依次安装在杆体两端的外侧;根据具体线路的要求及受力情况,分别设置不同的组合形式。本发明的优点是:1、绝缘性能优良;2、抗拉强度高;3、卡爪及杆体不易发生断裂;5、调整轨距方便快捷;6、质量稳定;7;环保节能。此外,可根据具体线路的要求及受力情况,分别设置不同的组合形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铁路轨道加强器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轨卡及绝缘轨距杆。
背景领域
当列车通过铁路线路曲线及道岔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造成钢轨产生横向位移,使钢轨轨距扩大。为预防轨距扩大,防止列车发生脱轨事故,需采用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及良好绝缘性能的绝缘轨距杆将二根钢轨做机械连接。绝缘轨距杆是铁路曲线和道岔的加强器材及绝缘装置,绝缘轨距杆的重要作用是,在保持钢轨轨距及防止轨距扩大的同时确保两根钢轨间的相对绝缘。依据绝缘轨距杆结构设计的不同,一般将绝缘轨距杆分为二种类型,一种为粘接式绝缘轨距杆,也称为中间绝缘轨距杆,是由铁卡、中间粘接式绝缘金属杆体、螺母、弹簧垫圈及平垫圈组成,这种绝缘轨距杆的结构特点是:金属杆体为中间粘接式绝缘结构,如:专利CN2221046Y名称为〝双端套筒式绝缘螺母轨距杆〞、专利CN2379512Y名称为〝一种绝缘式轨距杆〞、专利CN2532102Y名称为〝注塑式绝缘轨距杆〞、专利CN1138037C名称为〝铁路钢轨绝缘轨距杆的制造方法〞等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绝缘轨距杆,其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金属杆体都为中间粘接式绝缘结构。另一种为套管式绝缘轨距杆,也称为两端式绝缘轨距杆,是由铁卡、绝缘套管、金属杆体、螺母、弹簧垫圈及平垫圈组成,这种绝缘轨距杆的结构特点是:金属杆体与位于两端的铁卡间为套管式绝缘结构,如:专利CN2212600Y名称为〝铁路新式绝缘轨距拉杆〞、专利CN2609958Y名称为〝一种绝缘轨距拉杆〞等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绝缘轨距杆,其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金属杆体与位于两端的铁卡间都为套管式绝缘结构。目前,上述绝缘轨距杆所存在的问题是:1、粘接式绝缘轨距杆:生产工序多、成本较高、铁卡卡爪和中间粘接式绝缘金属杆体容易发生断裂;2、套管式绝缘轨距杆:金属杆体与铁卡间的绝缘距离较近易造成短路,现已停止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绝缘轨距杆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轨卡及绝缘轨距杆。
实现本发明绝缘轨卡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绝缘轨卡,所述绝缘轨卡包括本体绝缘轨卡、内嵌绝缘轨卡;所述的本体绝缘轨卡为非金属绝缘材料构成,所述本体绝缘轨卡设有钢轨卡爪、安装孔;所述的内嵌绝缘轨卡由绝缘母体、内嵌件构成且为一体结构,所述内嵌绝缘轨卡设有钢轨卡爪、安装孔,所述绝缘母体为非金属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母体采用注塑或模压工艺方法包覆内嵌件;所述内嵌件为冲压、锻造或铸造的金属结构件,所述内嵌件是采用注塑或模压工艺方法内嵌于绝缘母体。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一种使用所述的绝缘轨卡的绝缘轨距杆,包括绝缘轨卡、杆体、螺母,所述绝缘轨卡为本体绝缘轨卡或内嵌绝缘轨卡,所述杆体为两端带有螺纹的金属杆;螺母、弹簧垫圈、平垫圈、绝缘轨卡依次安装在杆体两端的里侧,再将平垫圈、弹簧垫圈、螺母依次安装在杆体两端的外侧;根据具体线路的要求及受力情况,分别设置绝缘轨卡不同的组合形式。
本发明绝缘轨卡的技术特点是:1、整体和表面绝缘性能优良:2、具有良好的强韧性;3、卡爪不易折断;4、综合性能稳定;5、环保节能。
绝缘轨距杆的优点是:1、绝缘性能优良;2、抗拉强度高;3、卡爪及杆体不易发生断裂;4、调整轨距方便快捷;5、质量稳定;6、环保节能。此外,可根据具体线路的要求及受力情况,分别设置不同的组合形式。
绝缘轨距杆经国家级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检测,其200万次疲劳后性能优良,各项指标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庆杰,未经李庆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46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