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RP管与半现浇半预制再生混凝土预应力叠合桥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3052.1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9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雷斌;李召行;郑辉;熊进刚;田钦;晏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21/00;E01D101/24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rp 半现浇半 预制 再生 混凝土 预应力 叠合 桥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FRP管与半现浇半预制再生混凝土预应力叠合桥墩,其特征在于,外层FRP管(1)与钢管(5)之间布置多根预应力筋(6)及箍筋(2)、纵筋(3),二者之间浇筑再生骨料混凝土(4),FRP管(1)、钢管(5)、预应力筋(6)、箍筋(2)、纵筋(3)和再生骨料混凝土(4)形成一个预制空心预应力墩身,钢管(5)内部放置由箍筋(2)、纵筋(3)组成的钢筋笼,并浇筑再生骨料混凝土(4),承台为再生块体混凝土承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RP管与半现浇半预制再生混凝土预应力叠合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应力筋(6)为螺纹钢筋、刻痕钢丝或钢绞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RP管与半现浇半预制再生混凝土预应力叠合桥墩,其特征在于,墩身截面为圆形、方形、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RP管与半现浇半预制再生混凝土预应力叠合桥墩,其特征在于,一个墩身中可有多个预制空心预应力墩身,相邻预制空心预应力墩身之间均浇筑再生骨料混凝土,组成多芯柱叠合桥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RP管与半现浇半预制再生混凝土预应力叠合桥墩,其特征在于,预制芯柱内、外均浇筑再生骨料混凝土(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RP管与半现浇半预制再生混凝土预应力叠合桥墩,其特征在于,墩身最外层为FRP管(1)。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RP管与半现浇半预制再生混凝土预应力叠合桥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在FRP管(1)与钢管(5)之间沿其长度方向放置多根预应力筋(6)、箍筋(2)、纵筋(3),并在FRP管(1)与钢管(5)之间浇筑再生骨料混凝土,振捣密实;
(2)待其到达一定强度后,切断预应力筋(6)并进行放张,形成预制空心预应力墩身;
(3)待再生块体混凝土承台浇筑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将预制空心预应力墩身通过预埋锚栓和承台连接,并在钢管(5)内放置钢筋笼及浇筑再生骨料混凝土(4),即形成FRP管(1)与半现浇半预制再生混凝土预应力叠合桥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FRP管与半现浇半预制再生混凝土预应力叠合桥墩,其特征在于,FRP管(1)内径与预制芯柱半径之差大于10c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FRP管与半现浇半预制再生混凝土预应力叠合桥墩,其特征在于,提前将废旧混凝土块体充分浇水润湿,浇筑再生块体混凝土承台时,在成型模板内投放提前润湿的废旧混凝土块体,再加入普通混凝土(8),再生块体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重量比在2:1-4: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30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