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稠油边底水油藏多轮CO2 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1504.2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0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敬;石琼林;汤濛;杨小亮;石靳;刘睿;王佳;成杰;侯刚刚;刘金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沈金辉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稠油边 底水 油藏 co base sub | ||
1.一种稠油边底水油藏多轮CO2吞吐的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稠油边底水油藏多轮CO2吞吐的选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吞吐增油量为评价指标,确定油井的地质因素、流体因素和开发因素;
步骤二:对各因素赋予权重,通过数值劈分对各因素权重进行修正;
步骤三:利用单因素排序方法,获得单排序矩阵;
步骤四:根据修正后的各因素权重和单排序矩阵获得总排序,得到选井依据;
所述步骤三包括以下步骤:
过程3.1,对各因素设计合理的参数变化范围;
过程3.2,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预测各因素参数变化时对应的吞吐增油量;
过程3.3,依据吞吐增油量大小,对各因素的对应参数进行打分;
过程3.4,对非连续型变量的因素,根据过程3.3的打分结果,得到实际单井对应的非连续型变量因素的得分;
过程3.5,对连续型变量的因素,根据过程3.3的打分结果,绘制变量与得分的关系曲线,得到变量与得分的函数关系式;
过程3.6,根据变量与得分的函数关系式,得到实际单井对应的连续型变量因素的得分;
过程3.7,根据所述实际单井对应的非连续型变量因素的得分和所述实际单井对应的连续型变量因素的得分,得到各因素的单排序矩阵;
所述过程3.4中,利用如下公式获得地层倾角对应得分y1:
第1轮和第3轮:
第2轮:
利用如下公式获得隔夹层位置对应得分y2:
第1轮:
第2轮:
第3轮:
利用如下公式获得沉积韵律对应得分y3:
第1轮和第3轮:
第2轮:
利用如下公式获得储层非均质性对应得分y4:
第1轮、第2轮、第3轮:
利用如下公式获得投产含水对应得分y5:
第1轮:
第2轮:
第3轮:
利用如下公式获得产水段长度对应得分y6:
第1轮:
第2轮:
第3轮:
利用如下公式获得产水段位置对应得分y7:
第1轮、第3轮:
第2轮:
利用如下公式获得产水段非均质程度对应得分y8:
第1轮:
第2轮:
第3轮:
利用如下公式获得水平段位置对应得分y9:
第1轮、第3轮:
第2轮:
利用如下公式获得平行井距离对应得分y10:
第1轮、第2轮、第3轮:
利用如下公式获得平行井产液速度对应得分y11:
第1轮、第2轮、第3轮:
利用如下公式获得吞吐轮次对应得分y12:
第1轮:
第2轮:
第3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边底水油藏多轮CO2吞吐的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油井的地质因素、流体因素和开发因素包括以下参数:地层倾角、隔夹层位置、油层有效厚度、沉积韵律、储层非均质性、投产含水、产水段长度、产水段位置、产水段非均质程度、水平段位置、吞吐时机、周期注气量、注气速度、焖井时间、开井后采液速度、平行井距离、平行井产液速度、吞吐轮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稠油边底水油藏多轮CO2吞吐的选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对各因素权重进行经验赋值;
通过如下的数值劈分公式,对各因素权重进行修正;
其中,ai为第i项因素的经验权重;
Ai为第i项因素的修正权重;
i=1,2……n的整数,n≤m;
m为选井所需因素总数;
n为现场资料实际提供因素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15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游乐用模拟直升机游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温室加温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