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表沉陷监测点简易监测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0468.8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3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涛;郭文兵;李柯;李雪峰;李新岭;李超;王遵义;白二虎;娄高中;徐飞亚;谭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C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表 沉陷 监测 简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矿山地表沉陷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表沉陷监测点简易监测桩。
背景技术
矿山地表沉陷监测是保障地面井架,绞车房和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安全的重要措施,而矿山地表沉陷长期处于动态开挖扰动过程,如何做好长期、有效、准确的开展地表监测,是矿山企业急需解决的一项难题。
目前进行地表沉陷监测的方法很多,如大地观测、仪表观测、近景摄影测量等,按设备安装采集方式可以分为两类接触式测量方法和非接触式测量方法。
在接触式测量方法中,通过埋设点,进行地表定点定期监测,为现今通用的监测手段,
传统的埋设方法为用混凝土桩没埋设,该方法制作周期较长,且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一种地表沉陷监测点简易监测桩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对与地表监测尤其是复杂地形,更为有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矿山地表沉陷简易监测装置,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可替代传统埋设混凝土桩工作,结构提高监测精度的矿山边坡监测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表沉陷监测点简易监测桩,其特征在于:地表沉陷简易监测桩的直杆主体为大部分埋设在地面下部,主要作用是与监测范围内的松散层地表密切接触,协同变形,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与附近地表无相对滑移,所述内孔与GNSS RTK或者水准仪等监测装置的支架下部尖端恰好契合,固定不动,确保监测精度,所述的尖端为三棱锥形或者圆锥形,确保在埋设点时能够按设计埋进地表。
本发明所述的直杆主体,主体长度根据埋设点处的地表土质情况可以在50mm至100mm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内孔,为在直径10至12mm的钢筋(螺纹钢)中心位置打一直径为3mm,深5至7mm的圆孔。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地表沉陷监测点简易监测桩其埋入地面的部分为尖端和直杆主体的下半部分,出露地表5cm,以便于定期的测量仪器的架设监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地表沉陷监测点简易监测桩结构简单,施工工作量小,稳定性好,使用该监测桩可使监测设备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固定不动,确保监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地表沉陷监测点简易监测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地表沉陷监测点简易监测桩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表沉陷监测点简易监测桩,其特征在于:地表沉陷简易监测桩的直杆主体为大部分埋设在地面下部,主要作用是与监测范围内的松散层地表密切接触,协同变形,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与附近地表无相对滑移,所述内孔与GNSS RTK或者水准仪等监测装置的支架下部尖端恰好契合,固定不动,确保监测精度,所述的尖端为三棱锥形或者圆锥形,确保在埋设点时能够按设计埋进地表。
加工埋设监测桩的具体方法是: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表沉陷监测点简易监测桩根据布设点的地表情况,选择加工简易桩的长度和尖端锋利程度,长度在50cm至100cm之间,特别松散地段如水库的底部淤泥处,可以考虑120cm,并用螺纹钢。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表沉陷监测点简易监测桩上部中心位置,钻出一个直径3mm,深5至7mm的圆孔。以便于监测设备的架设,同时保证精度的要求。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表沉陷监测点简易监测桩尖端用车床加工成圆锥形,也可以为用切割机切割的三棱锥形,尖端根据地表情况一般加工成尖角为30的三棱锥或圆锥。
把加工好的地表沉陷监测点简易监测桩,用铁锤在设计位置进行砸点埋设。
考虑在加工和埋设过程中的材料损坏,建议加工个数是设计个数的1.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04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