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蚕营茧用蚕框的成型方法及其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0125.1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5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金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02 | 分类号: | B29C39/02;B29C39/26;B29C39/36;B29C69/00;B29L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慧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9 | 代理人: | 施少锋 |
地址: | 3124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蚕 营茧用蚕框 成型 方法 及其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蚕营茧用蚕框的成型方法及其成型模具,包括如下步骤:(1)成型模具安装与定位、(2)打孔机构安装与定位、(3)蚕框成型浇注、(4)蚕框打孔和(5)脱模。成型模具包括母模板、公模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母模板的内部朝下设置有母模仁,上固定板的中心处设置有浇注孔,浇注孔垂直向下贯穿至母模仁中,公模板内设置有公模仁,通过母模仁和公模仁的设计,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降低了制造成本。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大小蚕框的成型加工,而且通过分步成型,提高了蚕框的加工精度,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降低了蚕框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蚕营茧用蚕框的成型方法及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蚕丝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好的强力和延伸性,主要作为高档次纺织面料和丝绵被原料。随着科技的发展,蚕丝纤维及其制品也在化妆品、医疗、工业等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
蚕框是家蚕营茧中的重要部分,传统养蚕一般都是采用竹片制成的匾来养蚕,只能适用于小规模的养蚕,不利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因此经济效益较低,而且不利于蚁蚕的生长,成活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家蚕营茧用蚕框的成型方法及其成型模具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大小蚕框的成型加工,而且通过分步成型,提高了蚕框的加工精度,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降低了蚕框的制造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家蚕营茧用蚕框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成型模具安装与定位
a、首先将根据蚕框的尺寸大小设计母模仁和公模仁,并将母模仁和公模仁中除挤压成型一侧均用切割机将表面切削平整,再用砂纸打磨均匀,然后将母模仁和公模仁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母模板和公模板中进行固定,同时对母模仁上超出母模板底面的部分切除,使母模仁的底端与母模板的底端齐平,用尺测量公模仁超出公模板的长度,使其在设定范围内;
b、待母模仁和公模仁安装完毕后,将母模板合盖在公模板上进行定位,检查母模板与公模板之间的间隙大小,直至间隙大小符合设计的要求,再用密封胶带在母模板和公模板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加固;
c、接着将成型模具放置在加工平台上,使成型模具保持水平,然后在成型模具的底面上通过定位轴安装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加工平台保持平行,加工平台的底面上均匀设置有支撑腿,在支撑腿之间安装横梁,使横梁位于从动齿轮的下方,并在横梁的顶面上安装第一电机,使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竖直向上,最后在第一电机的上方转动连接主动齿轮,使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
(2)打孔机构安装与定位
a、待成型模具安装结束后安装打孔机构,在加工平台的顶面上安装底座,使底座位于成型模具的一侧,并在底座的左端水平安装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位于底座的内部,并与加工平台保持平行;
b、然后在底座的顶面上垂直安装四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立杆,四个第一立杆呈矩形分布,左右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杆之间设置有水平导轨,水平导轨上均套接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通过衔接杆固定,衔接杆的底端通过第二立杆连接有助推块,助推块套接在螺杆上,衔接杆的顶面上转动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的顶端两侧均通过伸缩杆连接在第一立杆的顶端,定位块的右侧通过挤压杆连接有支撑板;
(3)蚕框成型浇注
a、待打孔机构安装结束后,将首先根据成型模具的大小及公模板的高度通过伸缩杆调节定位块的角度位置,转动支撑板使支撑板的斜面与公模仁的斜面保持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0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