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内选择性压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9949.7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7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蒋廷学;吴春方;刘建坤;李奎为;吴峙颖;周林波;刘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3/27;E21B43/267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周媛 |
地址: | 1000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选择性压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内选择性压裂方法。包括:(1)酸预处理;(2)前置液阶段采用低排量注入,为2‑3m3/min;压裂液选用黏度1‑2mPa.s的滑溜水和黏度10‑20mPa.s低粘度压裂液混合注入;(3)起步砂液比为2‑3%,砂液比的台阶式增幅设定为2‑4%,最高砂液比为20%;(4)顶替:比井筒容积少1‑2m3液体欠顶替,排量逐级降低直至0;(5)压后放喷:关井1‑2小时等裂缝闭合,闭合后放喷速度参照常规压裂的放喷速度,加快20‑30%。本发明的加砂规模、施工排量压裂液用量和砂液比等都比现行常规压裂要求较低,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能够充分的改造有效油气储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低渗和致密砂岩油气储层改造技术领域,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致密砂岩储层层内有效改造的选择性压裂的新方法一种。
背景技术
目前的特低渗和致密砂岩油气藏分布越来越多,如胜利的滩坝砂、鄂尔多斯的红河油田等。目前一般采取直井分层压裂和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且单层和单段的压裂加砂规模越来越大。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技术而言,仍存在以下的问题:
(1)特低渗和致密油气藏的含油气性与物性一般具有正相关关系,物性越好,即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等越好,含油气也越好。物性差的地方,油气富集性也一般变差。对于特低渗和致密油气藏,现有的压裂理念是进行大型压裂,即大的施工排量和施工规模,但由于大型压裂形成的裂缝缝高及缝长都相对较大,使得所有富含油气及油气贫瘠区都一次被压开了,而出油气的裂缝面积可能仅占总面积的很小比例,甚至只占有效储层的10%甚至更低,造成压裂液、支撑剂和设备功率的极大浪费。
(2)压裂液配方的配伍及防膨性等指标,更多地仅考虑了储层的矿物组分及敏感性进行优化或优选,对大型压裂沟通的泥岩或含泥岩成分高的砂泥岩互层,则上述压裂液配方就不一定适用。一方面,单一的压裂液配方由于大型压裂将储层和泥岩隔层都同时压开,容易造成泥岩水化和粘土的大面积膨胀运移,形成无效裂缝,甚至此膨胀的泥饼类物质会向流动性好的砂岩或砂岩含量高的区域流动,造成对有效裂缝导流能力的极大伤害,且难以缓解或消除。
(3)由于泥质含量高的区域,岩石塑性增强,裂缝起裂和延伸困难,也会造成早期砂堵等被动局面。即使有支撑剂支撑,由于嵌入等问题更为突出,最终形成的裂缝导流能力会大幅度降低。
文献《水平井裸眼选择性分段压裂完井技术及工具》(石油机械,2011年)介绍了一种利用油管作为完井和压裂管串一趟下入裸眼水平段中,不需要下套管固井、射孔等作业,实现裸眼水平段选择性分段压裂工艺技术,并详细介绍了这种技术的管串结构、工艺原理、技术特点、配套工具以及现场的应用情况。该技术主要是针对水平井筒范围内段与段之间的选择性压裂,对于纵向上储层范围内的充分改造没有涉及。
文献《滑套固井选择性压裂技术研究》(东北石油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研究了一种全通径机械式可开关滑套固井分层压裂工艺技术,该工艺针对苏里格气田81/2″井眼下51/2″套管的直井设计了滑套固井分层完井压裂工艺。重点针对机械式可开关滑套多次开关的高压密封件寿命,滑套内筒的可靠锁定进行了设计和试验,通过组合密封和弯曲梁锁定机构解决了滑套密封和锁定难题。针对可开关滑套开展了开、关工艺研究,设计了机械式开关工具和液压式开关工具。针对滑套固井,设计了配套固井胶塞。围绕直井滑套固井分层压裂,开展了滑套校深,开关作业等工艺研究,形成了一套81/2″井眼的滑套固井分层压裂技术。进行了一口井的现场试验和分析总结。该文献只涉及了一种分层压裂工具,能够解决纵向上多层的压裂要求。但对于如何实现一个储层内如何进行充分的压裂改造没有涉及。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内选择性压裂方法。对于特低渗和致密砂岩油气藏,按此方法进行压裂施工,在节约压裂材料、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能够充分的改造有效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99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驱采油的调控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页岩水平井切割压裂方法及磨料射流切割工具